|
黃一農結合大數據調查8卷工藝書稿《廢藝齋集稿》,包括製作風箏及刻印之法,確為曹雪芹所作。(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新竹7月23日電(記者 黃文杰)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特聘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黃一農以結合大數據及傳統考據的“e考據”方法,找出書稿中提到3位人物的真實身份,證實爭議半世紀的8卷工藝書稿《廢藝齋集稿》,包括製作風箏及刻印之法,確為曹雪芹所作。
黃一農畢業於新竹清華大學物理系,取得哥倫比大學天文學博士,當了幾年無線電天文學家,轉行栽入科技史研究,不到20年時間獲得“中研院”院士桂冠,更成為紅學權威。
紅學家吳恩裕1973年發表文章,指《廢藝齋集稿》作者自序落款“芹圃曹霑”,應為曹雪芹佚著,引起紅學界重視,不過原稿早已佚失,正反意見爭議不休,始終未有定論。
這套工藝書最早“出土”於1943年日軍佔領的北平。
如今已百歲的孔祥澤當時在北平的北華美專求學,他的日籍老師是風箏愛好者,聽聞日本骨董商人金田氏在北平收進一套8卷本手抄書稿中,有一卷專講中國風箏製作工藝,便派孔去摹抄文稿。
但金田氏不允許他人拍照記錄,且只同意出借一個月,條件是抄摹者必須每日按第八卷所述食譜烹調菜餚供他享用。
孔祥澤師生只得用薄紙覆蓋在文稿上勾描抄錄,且因時間有限,主要放在抄錄風箏這一冊。但最後也只摹抄了26天,金田氏便收回書稿並寄往日本,從此下落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