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中美元首阿根廷峰會後,中國一度恢復購買美國農產品,對兩國在之後的談判中取得部分進展起了促進作用。這次我們再次恢復購買美國農產品,並且可能對這部分農產品豁免加征的關稅,也是中方善意的清晰信號,料將產生好的效果。
然而善意終歸是善意,雙方只有達成協議並確保協議落實,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大宗購買才能夠得到長期保障。美國的大豆、玉米年年種,沒有了貿易戰,中國就會年年買。如果貿易衝突此起彼伏,中國今年買了沒明年,美國農民就會年年提心吊膽,陷入指望中國市場還是“斷腕”調整結構的長期猶豫。
所以說,中國對善意的表達雖很大度,但同時它也是杠杆,對美方意味著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一旦談判無果,中方不再繼續表達善意,賣了一季收成的美國農民將更難受。
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是要在相互尊重基礎上達成一項全面協議,為此不僅中方要照顧美方的重大關切,美方反過來也一樣。中方的三大關切已經盡人皆知,它們就是美方應取消所有加征的關稅,中國購買美國產品的數量要契合實際,協議文本需要平衡。沒有對相互重大關切的照應,很難想象談判會取得決定性進展。
展望星期二將開始的第十二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這是一次中斷了兩個多月的承前啟後的磋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雙方的訴求不同,需要克服的經貿分歧很多。但是,只要雙方談起來,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不斷釋放善意,相向而行,形成建設性的持續積累,就最終沒有克服不了的分歧。因為畢竟達成協議是雙方的更大利益,所有分歧都應當是過程。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