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知識付費持續處於風口。有咨詢機構預計,到2020年,國內知識付費市場規模將達235億元人民幣。但這門好生意,卻不太好做。幾乎與這門生意起步時間同步,侵權的“烏雲”就一直在頭頂,隨著知識付費市場的不斷拓展,侵權的範圍和方式也不斷升級。
原價199元的課程包,在某電商平台僅需要9.9元就可以收入囊中;如果花99元加入所謂的“知識眾籌社群”,一年有效期內幾大知識付費頭部平台的幾乎所有重磅課程包都可以按需自取,操作也極其簡單,按照“指令”登錄特定的雲盤即可。據媒體報道,更有甚者,“掃一個二維碼,就可以免費獲取”,別人的勞動成果轉眼就成了一些人獲取流量的餌料。
版權保護並不是一個新問題,但隨著傳播技術及形態的變遷,版權方與侵權者之間“貓與老鼠”的戲碼更加複雜。一方面,侵權的技術“工具箱”越來越豐富,盜版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多個分發變現渠道讓其違法行為極具隱蔽性。另一方面,知識付費平台由於在一開始沒有建立起版權保護的“防火墻”,確權登記不全、監管不力,變相縱容了侵權行為的猖狂。客觀存在的市場需求、維權投入及收益的不平衡、嚴實法律依據的付之闕如,都是促使侵權成產業成鏈條的土壤條件。
盜版“圍剿”正版,不僅會挫傷內容生產者的積極性,影響其穩定輸出高質量的原創內容,而且優質原創內容減少,也勢必會影響平台的聚集力和影響力,長此以往,“劣幣驅除良幣”,攪渾行業風氣,擾亂行業秩序,拉低行業水準。面對門口虎視眈眈的“野蠻人”,知識付費平台有必要重新審視並部署版權保護工作,在平台乃至行業生態中,版權保護都不應該僅僅是一個“善後”的角色,而應該是“護城河”的一部分。引入專業的版權保護法律及技術團隊,通過不間斷的數據監測及分析、權利申訴及跟蹤處理等為版權上“強保險”,對知識付費平台來說不失為一種較佳的解決方案。
針對版權保護中“確權難”“追溯難”的問題,區塊鏈技術的日漸成熟或可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眾所周知,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具有公開可追溯、記錄不可撤銷等特點。照此,每條原創內容都可以通過“哈希化”生成一個特定的指紋,並記錄在區塊鏈中,加之國家版權局的背書,從而完成確權及存證。目前市面上不少主打“區塊鏈+版權保護”的產品也將這一點作為主要亮點,但緊接而來的問題是,如果確權本身就發生“李鬼頂替李逵”的問題如何解?完成確權存證,侵權並不會自動消失,還是要發現了之後去“打”,而一涉及“打”,又繞回之前的老問題:法律法規不健全、法律維權投入與收益不平衡等。
版權保護注定是一個長期的議題,有關職能部門要在法律法規的完善、監管的方式和形態上與時俱進,同時也要在全社會培育尊重知識、保護版權的法律意識,讓習慣了互聯網“免費”模式的用戶扭轉固有觀念,繼而轉換行為模式。當然,也要看到,一些知識付費平台原創內容良莠不齊、泥沙俱下,部分產品重包裝輕內容、重營銷輕服務等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教育”了知識付費熱衷者,讓他們選擇不輕易甚至拒絕為版權內容付費,這應該引起平台方和內容生產者的注意和反思。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莫潔(媒體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