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机器人产业深度融合路径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19-09-01 08:51:33


 
  此外,著力推动建设国家级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机器人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以机器人为主体,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公共服务为支撐,集政策研究、产融合作、资源汇聚、人才交汇、标准制定、创业孵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围绕机器人相关技术和产品推广开展跨界交流,促进行业內信息交流和跨界合作,实现跨机构、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全面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资本链,促进机器人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五是有序实施机器人产业应用示范工程。首先,积极开展机器人在细分行业的推广应用。围绕机器人区域发展特色和重点应用领域,因地制宜实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強、关联度高的典型行业应用示范工程,引导企业分步骤、分层次开展机器人在细分行业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基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发展融资租赁服务,利用外包服务、新型租赁等模式,推动特种机器人在现场保障、安全生产、抢险救援等领域应用。

  其次,加快推进机器人产业区域差異化集聚发展。结合不同区域机器人产业实地发展基础及特色,引导机器人企业依托当地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加快产业集聚,增強核心竞争力。长三角地区充分发挥自身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整合优势和科技资源集聚优势,积极打造国家重要服务机器人产业创新基地;珠三角地区依托基础雄厚的製造业优势和家电、机械装备、汽车等特定领域的产业积累,全面开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示范;京津冀地区积极利用北京的政策和人才优势,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东北地区借助龙头企业和核心科研机构雄厚的技术研发基础,重点围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开展重点研发,推进双臂机器人、手术机器人、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中西部地区结合当地既有工业基础,通过引进培育的方式发挥外部资源对本区域产业的激发带动效用,发展特种机器人在安防监测、抢险救援等专业场景的应用。

  六是逐步完善机器人产业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首先,加快建立健全统一的机器人产业标准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制修订标准的积极性,鼓励骨干企业在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的指导下,加快研究制订产业急需的各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支持机器人评价标准的研究和验证,构建和完善机器人产业标准体系。強化标准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实现产品标准对接,规范市场秩序,避免良莠不齐、质低价廉的恶性竞争。

  其次,提高机器人检测认证的规范性、一致性和采信度。在已经建立的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器人检验与认证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和产品信用档案制度,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加快推动我国机器人检测认证工作迈入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制订机器人认证采信制度,建立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企业和产品的信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並与配套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统一公开发布相关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实现社会共治和部门协同监管。

  七是加快推进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建立符合我国机器人发展实际的多层次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训体制。加大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培养从系统集成、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到运行管理的多层次、多类型应用型人才。积极搭建校企交流平台,鼓励重点企业与国內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探索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良好对接,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切实为机器人企业输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与此同时,建立机器人行业高端人才跟踪评估体系。针对入选高端人才的工作实绩、引领作用、经济效益、社会效应进行科学、合理、客观、公开、公正的评估评价。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电子学会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