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頭條系短視頻國際版TikTok已經成為美國用戶表達自我和認識新朋友的平台,全球安裝量總和已經超過11億次,蘋果商店AppStore上的下載量超過了Facebook和YouTube,並且曾連續五個季度下載量排行第一名。
在日本,以微信為代表的即時通信軟件,通過小程序等形式大大促進了產品交易與服務的創新發展,被日本商戶視為提升服務能力的利器,眾多海外互聯網公司也紛紛效仿微信策略。
談及“複制中國潮”背後的創新基因,ATMCapital投資合夥人梁民俊認為主要得益於中國的人才和技術優勢。近二十年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在電商、社交、直播、遊戲等領域,中國的技術人才和產品已經非常齊備,將技術優勢產品化,輸出到海外是中國的優勢所在。
“中國可以找到很多頂尖的、優秀的互聯網人才,這在歐洲、印度很多國家是找不到的,哪怕是在美國矽穀,Google和Facebook的員工不少也都是亞洲面孔,中國有非常高性價比、高執行力的人才。”DotCUnitedGroup創始人、CEO石一表示。
相較於海外創業者,中國互聯網人才大多經歷了激烈的市場競爭錘煉,尤為注重用戶體驗和個性化服務,並且具備大規模快速複制經驗的能力。以遊戲市場為例,重慶煜顔文化CEO唐旭東將一款手游推向了日本和韓國市場,為了解決產品上線初期部分賬號不能綁定的問題,運營總監深夜打電話向玩家溝通致歉,他認為,中國創業團隊在客戶維護服務方面的能力,是遊戲打開海外市場,贏得當地用戶青睞的重要原因。
人才和技術之外,中國的另一大優勢是供應鏈優勢。尤其以深圳、東莞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出口製造產業基地,和以金華義烏、廣州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出口商貿中心,為電商出海提供了供應鏈支撐。而作為自行車製造和出口大國,中國在車輛設計、上下游供應鏈、物聯網、雲計算方面的積累,都成為共享單車出海的優勢。
此外,中國的資本優勢也越發明顯。在遍地是機會的上世紀90年代,以IDG、軟銀、凱雷為代表的海外創投機構陸續進入中國,投出了阿里巴巴、攜程網、盛大網絡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直至2005年,中國創投迎來新的發展節點,經緯中國、今日資本、紅杉資本、高瓴資本等一批新的基金創辦,蜂擁而至的新基金使得整個投資市場異常活躍。
如今中國已經從一個資本輸入國變成一個資本輸出國,包括阿里、騰訊旗下的產業基金,以及紅杉資本、複星銳正、戈壁創投、啟明創投在內的投資機構也加速出海,尋找增長紅利。
“結合中國市場創業公司成長經驗,中國資本願意給到未上市公司更多的資金和耐心來進行戰略性虧損,同時也善於協同本地公司,進行戰略投資和兼並。”石一告訴第一財經。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商業模式創新,中國的技術創新也開始在海外嶄露頭角,包括SaaS服務、FinTech服務、大數據等基於雲的系統服務,以及基於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頗受歡迎。“在新的AI革命中,數據是我們新時代的石油和推動力。互聯網浪潮累積了數據,AI浪潮就可以使用數據。在第四波浪潮中,中國從一個模仿者變成一個創新者,伴隨IT化、數據化和AI化叠加效應,中國傳統行業某些領域有望實現彎道超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複表示。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邱智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