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經濟博弈,要以百年計
http://www.CRNTT.com   2019-09-16 08:05:46


 
  很多人覺得這是陰謀論,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在國際資本博弈的過程中,莊家是國家,做過交易的人都非常清楚,莊家為了獲得絕對的收益和控制力,想出來的辦法和手段散戶可能夢都夢不到。
  
  第二個,推升中國製造業的成本。這也是我為什麼一開始要說“美國工廠”這個紀錄片的原因。中國目前諸多對外出口,實際上民營企業占比已經超過了50%,如果持續的用不正當的政治手段打壓中國企業,美國可能從道義上站不住,畢竟美國是一個保護全球貿易,且商業立國的國家,那麼要想降低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其實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提高成本。

  工會和勞動法等制度,在美國經濟學家的理解層面,實際上就是一種打擊競爭對手的方式。當諸多工業巨頭都發展起來之後,他們發現有很多小的工廠,生產的東西非常具有吸引力,因為價格便宜,而要想讓這些工廠關門,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保護勞工,這就好比在中國,為什麼國有企業不在乎什麼勞動法,社保和公積金都是頂格上,因為國企要麼是壟斷企業,要麼有國家輸血,而民營企業如果你要它增加這方面的支出,就只能面臨裁員,企業競爭力一下子就被瓦解掉了。

  我本人不反對保護勞工利益,大家先別罵我,我只是講一個你不願意聽,但很可能是對的道理。如果你去仔細研究很多國家為什麼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也就是為什麼進入中等收入的時候,很多國家突然間就開始衰敗了。阿根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再去研究一下巴西等,其工會運動直接搞慘了整個國家經濟的競爭力,自己沒發展起來,但要得到跟發達國家一樣的所有待遇,結果就是國內的企業完全喪失競爭力。

  我研究了諸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跨越過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工會運動”,誰能壓得住,誰就會跨越這個陷阱,比如日本韓國等就壓住了。為什麼日本韓國經濟依然具有競爭力,在日本韓國企業工作過的人都知道,尤其是日本企業,工作強度有多大了,就在剛剛,日本還發布了預防過勞死白皮書,裡面說,有日企月加班超80小時。很多華人都受不了日本企業的加班。

  前一陣,中國還興起了一股討論“996”的熱潮,大有聲討資本家的架勢。這其實僅僅是一個開始,從熱議“996”到“美國工廠”的熱播,未來可能會興起一股“勞工運動”,就看如何演變了。

  當然,還有很多辦法來提高中國的整體經濟成本,比如推升原材料價格,製造貿易壁壘等。其實我們在各種礦產進口方面,已經吃過很多虧了,澳大利亞等礦產出口國的經濟近些年來主要就是靠中國的進口支撐的,更搞笑的是,中國進口鐵礦石過程中,還出現了人家的間諜,導致在鐵礦石等進口價格談判方面長期處在劣勢,如果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去查一下胡士泰這個人。6年裡,力拓的商業間諜“迫使中國鋼企在近乎訛詐的進口鐵礦石價格上多付出7,000多億元人民幣的沉重代價”,這相當於“澳洲10%的GDP”。再想想我們幾十年來廉價出口的稀土,和高價進口的鐵礦石一對比,真是心酸啊。

  再跟大家舉個例子,在衛星地圖上,大家去看看羅布泊那個地方(對,就是試爆原子彈的那個地方),有個廠子,是中國的鉀肥廠(因為只有在那個地方發現了鉀肥原料),在中國沒有這個廠之前,進口這種肥料,一噸6000,等中國建了之後,進口價格就直接降到了2000。

  目前中國主要的進口是原油和芯片,芯片中國消耗了美國製造商60%的量,把數家美國的芯片製造商市值推升了數十倍。原油的話,美國存在更多的利益目標,俄羅斯、伊朗等對手都是產油國,否則如果供油方只有美國盟友的話,原油價格可能早已不是現在這個數。

  總體來說,推升中國企業的成本,降低其競爭力,這可能是一個長期的戰略目標,因為只有這樣,美國的製造業才能有所回歸。

  我們再來說第三個,引導中國把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這個是當年美國針對蘇聯的一種極限玩法。就是美國拼命研究蘇聯政府最敏感的到底是什麼,然後加以刺激,後來發現蘇聯對空間防禦非常敏感,所以美國就制定了星球大戰計劃。

  舉個例子,美國研製出了B1轟炸機等,然後蘇聯就不得不耗費巨資更換自己的防禦系統。後來蘇聯陷入了阿富汗戰爭,美國就給塔利班等反蘇組織提供價格低廉的“毒刺”肩扛式導彈。這個造價一枚只有5萬美元的導彈,竟然擊落了蘇聯超過100架造價超過500萬美元的直升機機和固定翼飛機。

  未來如何消耗中國的財富,比如讓中國花不該花的錢,使得美國付出極小的成本,中國就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去應對,這方面可能軍備競賽是其一,如何引發軍備競賽,這就要看接下來美國的具體操作了,至少重啟登月計劃、花巨資製造新一代核潛艇、部署中導、建立太空部隊等,都已經明確部署。

  另一個應該是觸動全球債務國,傳播中國投資的威脅論,使中國海外投資無法收回。比如美國持續抹黑中國在非洲的投資,鼓動非洲國家不要給中國還錢等,現在看是少部分議員的提議,但很有可能在未來演變成一種運動,尤其是當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對非洲等的進口降低,非洲等資源型經濟重新陷入困境的時候,中國就要十分警惕了。

  那個時候,非洲人會說,中國帶來了環境破壞,然後留下了經濟蕭條等等,出來幾個意見領袖,再稍微親美一些,美國會用各種方式來解釋這些國家不還錢的正當性,讓老賴變英雄的能力,美國是具備的。

  這方面大家可以再好好思考一下,以後有機會再講。接下來我們再來討論一個終極問題,中國和美國的經濟競爭,最終誰會獲勝呢?

  我在前文中已經提到了一點,經濟並不是政治的延續,但經濟一定是歷史、信仰和文化的延續。美國這個國家,是非常特殊的一個國家,是由清教徒建立的國家,這種信仰對美國的崛起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在這個信仰裡面,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建立一個理想當中的國家,然後持續的創造財富,每個人奮鬥到死。

  這種教義預示著,人們對信仰的虔誠,不是看他做多少禱告,而是要看他是不是用心地做自己的工作,因為工作是天職,用一生的勤奮、信用創造出來的財富,是上帝最大的獎賞。

  那麼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能夠在商業領域,長期對抗這種信仰的國家並不多,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國家,早已經開放,但就是發展不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人性底層的信仰是不一樣的,非洲人賺一天錢就可以好幾天不工作,印度人需要有足夠的時間朝拜等等,還有一些宗教,甚至可能認為財富和賺錢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是一種肮臟和無可奈何的行為。

  在美國,雖然很多底層民眾已經沒有足夠的這種清教徒信仰了,但執掌著美國,和引領美國經濟的,依然是清教徒。這就是為什麼巴菲特這樣的人,到死才退休的原因,創造財富在這些人眼裡,是一種最偉大的對信仰的回饋。

  中國拿什麼跟美國長期競爭,我想,這就要回到中國人的信仰問題。我暫時還沒有答案,因為談論這個問題,又是一篇長文,又是一種新的爭論,跟這次要寫的主題脫節,就不說了。但有一點是有共性的,中國數千年的文化裡面,對勤勞致富、奮鬥終生的推崇,對好奢淫逸和驕傲自滿的斥責,也是滲透到骨子裡的。

  因此,中國跟美國之間的經濟競爭,將是一場難以想象的,曠日持久的競爭,但最終可能會殊途同歸,只是我們這一代人恐怕只能在激烈的競爭裡度過。

  當然,這種競爭將無限的激發兩國經濟層面的潛力,美國目前非常需要一次強大的動員,把國民的懶散給治了。當年正是由於美蘇冷戰,美國才有了外部的壓力,動員起來了全部的創造力,為互聯網經濟等新興技術的興起建立了儲備。也就是說,雙方都需要一場經濟的博弈來考驗各自的信用和激發各自民眾的潛能。

  因此,一切剛剛好。

  來源: 和訊名家   作者:肖磊看市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