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明園獸首。(來源:中新網) |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2019年春,羅馬。隨著中意兩國代表交換相關證書,796件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被正式返還。這次文物返還,是近2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輿論稱之為“最美的重逢”。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在追索流失文物領域面對眾多新問題:曾被搶走的國寶即將在海外被“合法”拍賣怎麼辦?盜墓賊瘋狂盜寶違法私賣出境怎麼辦?被盜掘國寶卻被捐贈給外國博物館“依法”收藏怎麼辦?新華社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救“虎”歸“館”:把准國際風向 團結就是力量
青銅“虎鎣”,圓明園舊藏,是現存唯一一件以虎為裝飾主題的商周青銅鎣。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青銅“虎鎣”從此流落英國。
2018年3月,英國一拍賣機構網站顯示,國寶“虎鎣”將被拍賣。一旦拍賣完成,“虎鎣”就很可能再次“虎落平陽”,落入垂涎中華國寶者手中,甚至下落不明。
坐視國寶散失,還是謀劃奮起救“虎”?這是一個選擇。
中國政府做出了選擇:“將繼續按照國際公約和中國法律規定,通過一切必要途徑開展流失文物追索。”
中國市場做出了選擇:“如該拍賣機構執意拍賣我國流失文物,將終止與其開展的一切商業合作往來。”
中國人民做出了選擇:“要求一切機構與個人尊重屬於中國的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