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祖國發展強大歷程
文物的聚散,與國運的興衰息息相關。70年文物回歸故事串聯起來,正是祖國不斷發展強大的生動寫照。
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前民主德國返還《永樂大典》與義和團旗幟,開啟了中國流失文物回歸的嶄新篇章。從1950年公布《禁止珍貴文物圖書出口暫行辦法》,到1982年頒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再到1989年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中國文物保護逐漸法制化、專業化,並與國際接軌。依靠國內立法支撐和國際公約合作框架,中國政府與相關國家逐步展開雙邊合作,探索形成了外交談判、執法合作、民事訴訟等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的有效途徑。
英武傳神的王處直墓武士浮雕石刻,肅穆靜美的龍門石窟石雕像,雄渾莊重的皿方罍……每一件文物背後都有故事,都見證著中國在文物追索返還方面的新實踐、新進展。
關強介紹,中國已與22個國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簽署雙邊協議,並主導制定《關於保護和返還非法出境的被盜掘文化財產的敦煌宣言》,為完善文物返還國際秩序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大國,既要做好我們的流失文物回歸工作,也要積極參與國際文化遺產保護相關工作,共同保護好世界文化遺產。”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