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袁隆平團隊試種耐鹽碱水稻 畝產超千斤
http://www.CRNTT.com   2019-09-25 11:13:30


  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你看,這裡原是白茫茫一片的鹽碱地,pH值9左右,鹽度達0.6%。如果今天測產結果突破500公斤,那會是一個比較大的突破。”24日,內蒙古烏蘭浩特舉行的“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耐鹽碱水稻現場測產驗收評議會”上,等待結果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齊紹武,一邊翻撿收割後的秸秆查看稻穀損失率,一邊向科技日報記者說。

  測產地在科右中旗巴彥淖爾蘇木,是內蒙古興安盟新啟動的鹽碱地綜合利用示範基地,也是蘇打型鹽碱地稻作改良基地,占地面積約1000畝,主要用於引進耐鹽碱植物種類,邊試驗示範,邊推廣。其中,以耐鹽碱水稻種植為主,有水田面積約600畝,通過與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開展耐鹽碱水稻品種資源鑒定、引種觀察、品種篩選展示擴繁,及肥料試驗、改良劑試驗等。目前,這裡自選和外引品種資源達600餘份。

  值得一提的,是這塊地“pH值9左右、鹽度0.6%”的屬性,這讓它成為了鹽碱地的“高配”。湖南雜交水稻中心副主任張玉燭解釋,我國鹽碱地主要分兩大類。其中一種是東北內陸蘇打鹽碱地,主要危害在於碱。碱可導致土壤板結、不滲水,大大影響作物對肥料等營養的吸收。通常,pH值高於8,就很難生長作物,而我國有十幾億畝鹽碱地。此外,鹽度高也會破壞肥料吸收滲透系統,易導致水稻不出苗、苗力死亡、不結實等問題。“此前,袁隆平院士定下了目標,鹽碱地pH值達9,或鹽度在0.6%時,畝產要在300公斤以上。”張玉燭說。

  顯然, 這“二選一”的條件,這塊基地同時“擁有”了。張玉燭表示,東北絕大部分地區鹽碱地pH值為8左右,因此,這裡可種植的水稻品種,基本能“通吃”東北大部分鹽碱地土壤,也正是這一科研的價值所在。袁隆平院士認為,水稻雜種優勢的利用,能大幅提高其耐鹽碱程度,這也成為近年來他的“心之所向”。

  帶著湖南省重大專項,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在內蒙古“落地”。通過雜種技術和有效耐鹽耐碱基因、品種資源利用等方式,篩選適合各種耐鹽碱土壤的品種。同時,在土壤和耕作上也做了諸多改良,如用生理酸性肥料中和pH值,通過既保水又排水的措施進行水分和肥料管理、栽配管理等。

  “我們希望通過3年左右時間,摸索出一套完整的鹽碱地品種改良及種植技術,在興安盟地區甚至整個東北地區內有一定水源的鹽碱地,進行大面積推廣複制。現在,我們也在更高鹽度碱度的土壤裡,種植有600多個資源和組合。我們預計,其中約有15%左右的品種能在這邊適用。我們還會對這些品種的抗性做進一步鑒定,明年應有更多適合東北鹽碱地的品種出現。”張玉燭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