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日電/建立公共財政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有力工具。
人民日報發表揚州大學商學院潘修中文章表示,公共財政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宗旨,提供私人難以通過市場配置獲得的公共物品與公共服務。公共財政蘊含著公共理性,體現財政的公共性質及在實現公平正義、普惠社會公眾方面的價值。建立公共財政,不僅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而且要處理好政府和社會的關係,夯實相應的社會基礎。公共財政的社會基礎主要指公共財政存在與運行的社會環境,包括社會的組成與結構、社會存在與運行的規則與方式、社會成員的文化與價值認同等。社會基礎是公共財政有效運行的前提,直接影響公共財政的價值取向及其結構、效能和可持續性。公共財政模式的建立與目標的實現,必須與相應的社會基礎相適應。
近年來,中國一方面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實行財政信息公開、強化社會監督等舉措,推動社會建設,打造公眾參與財政活動的平台,提高了公共財政的運行質量;另一方面積極推進社會治理改革,夯實公共財政的社會基礎,公共財政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同時應看到,公共財政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制度建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推進公共財政的社會基礎建設,同樣是一項需要進行長期努力才能較好解決的重要課題。
文章認為,現代政府社會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培育合理的現代社會結構,建立公平公正的社會利益協調機制,化解社會矛盾衝突,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從而構建經濟、社會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社會基礎和環境,其中就包括公共財政得以建立和運行的社會基礎。推進公共財政的社會基礎建設,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力。
加強公共財政自身的基本制度建設,規範行政行為,為社會發展創造基本支撐條件。政府部門首先要努力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法治水平,加強對公共權力的約束,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適宜的環境。同時,要選擇與現實社會相契合的組織路徑和發展路徑,以規範和優化社會秩序為目標,通過建立和完善社會福利系統、社會文化價值系統等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支撐條件,增強人們的社會認同,不斷完善社會治理。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需要充分發揮動員與引領作用,切實開展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公共財政文化建設,努力調動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社會發展基本支撐條件建設。
加強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使之與公共財政發展目標相適應。一是進一步加大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的投入。推動公共資源社會投入配置重心下移,注重充實基層財政,有效提高基層政府管理和提供服務的能力,並把基層政府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上來。二是提高社會自我協調和自我管理能力。充分發揮社區自治組織、工青婦等人民團體、行業協會的作用,廣泛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管理和服務。在這個過程中,財政應合理運用收支政策工具,促進社會基礎發育,提高社會自我協調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努力為公共財政有效運行打下堅實的社會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