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冰川“葬禮”給人類敲響警鐘
http://www.CRNTT.com   2019-10-29 15:23:54


科研人員在青海阿尼瑪卿山的哈龍冰川利用無人機測量冰面地形變化。
  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2019年9月,冰島失去了奧克冰川。當地人聚集在一座碎石坡上,為它舉辦了“葬禮”。紀念碑上,刻著一封給未來的信:這是第一條痛失冰川地位的冰川。在接下來的200年裡,我們所有的冰川都將踏上同樣的滅亡路徑……

  萬里之外的冰川“葬禮”離我們並不遙遠。2016年,西藏阿里地區的阿汝冰川發生兩次冰崩事件。2018年,藏東南地區雅魯藏布江發生兩次冰崩堵江事件。根據中國第二次冰川編目統計,自1970年前後到2010年,全國冰川消融面積約為1628.94平方公里,占冰川總面積的20%。

  中國1/5冰川已消融

  冰川,是反映氣候變化的記錄器和預警器。中國是世界上中低緯度冰川最發育的國家,以青藏高原為主體的第三極是除南北兩極外最重要的冰川富集區。中科院西北生態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郭萬欽表示,第一次冰川編目顯示,中國有冰川48410條,總面積60506平方公里。第二次冰川編目顯示,中國有冰川53778條,總面積48063.6平方公里。幾十年間,中國冰川萎縮了12442.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0.6%,其中,約8310條冰川完全消失。冰川面積萎縮率幅度最大的為西藏自治區,冰川面積減少了7680.7平方公里,萎縮幅度達27.7%。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鄔光劍告訴記者,青藏高原溫度平均每十年上升0.4攝氏度,是全球平均升溫速度的兩倍。以中國藏東南地區阿扎冰川為例,該冰川末端每年退縮30米至60米。

  “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使全球氣溫升高是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中科院西北生態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康世昌說。氣溫升高導致冰溫升高、冰裂隙增加、冰川破碎化加重、消融面增大。冰川退縮也導致其“分解”,比如喀喇昆侖山的音蘇蓋提冰川,2010年分解成了5條冰川。這也是在第二次冰川編目中,冰川面積減少、數量反增多的原因。

  西北乾旱區水危機嚴峻

  “冰川面積縮小只是表面現象,冰量的變化反映了冰川水資源的損失。” 中科院西北生態資源研究院研究員陳仁升說。冰川是一座“固體水庫”,對河川徑流起著重要的補充和調節作用。中國的冰凍圈是中國及周邊國家重要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更是“一帶一路”沿線乾旱內陸河流域的水塔。

  陳仁升表示,過去幾十年來,冰凍圈的快速變化導致流域徑流的改變,冰川融水量“先增後減”拐點已經或即將出現。到本世紀末,中國冰川融水將明顯減少,其中祁連山區減少80%以上,青藏高原東部和南部地區減少50%~90%,天山地區減少30%~50%。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