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黃河生態治理進入重要關頭,仍存四大短板
http://www.CRNTT.com   2019-10-29 15:39:39


(圖源:新華網)
 
  經過幾十年的運行,許多壩體工程因年久失修、設施老化,存在不同程度的毀損,部分淤地壩已喪失繼續攔泥和防洪的能力,甚至還存在安全隱患。如臨汾市已建成大中型淤地壩531座,其中有400餘座大中型病險淤地壩需要除險加固。各類病險淤地壩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發生潰壩的潛在風險加大,迫切需要除險加固。同時,需要新建淤地壩的支溝還不少,僅臨汾市可供建設大中型淤地壩有150餘處。

  三是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壓力大。退耕還林還草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重大決策,也是完善強農惠農政策的重要舉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對提高林草植被覆蓋率、減輕水土流失、減少入黃泥沙,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於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區域多為生態脆弱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退耕農戶的生計來源有限,對來自土地收益和國家退耕補助的依賴性很強。受降水量少等自然條件影響,退耕後的林木生長緩慢,多數退耕林地到補助期滿也難以獲得經濟收益。特別是占80%以上的生態林只具有生態價值,不具有經濟價值。

  從2015年開始,退耕還林農戶享有的第二輪補助陸續到期;在第二輪補助結束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難以覆蓋到所有退耕農戶。如果沒有後續政策支持,農戶保護退耕還林成果的熱情隨之減小,少數生態保護意識淡薄的農戶可能在生計和利益的雙重驅動下,毀林複耕,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四是黃河灘區開發與保護矛盾突出。黃河灘區是指黃河大堤與河道之間廣闊的灘地區域,具有攔蓄洪水、削減洪峰、沉積泥沙的功能。黃河出龍門後,河道驟然變寬,河床由100米的峽穀展寬為4公里以上,最寬處達18公里之多。過潼關後又收縮為850米。區間分布有大量黃河灘地,其中汾河、渭河入黃口灘地達20萬畝。黃河灘地由黃河水攜帶泥沙淤積而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既是主要排沙放淤沉積區,又是水生物集聚地,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具備生產各類農產品的優良條件。當前,灘區保護與開發的矛盾突出。
  水土流失治理是重中之重

  治理黃河中游流域水土流失是黃河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扭轉黃河生態面貌的重要舉措。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黃土高原地區綜合治理規劃大綱(2010—2030年)》明確提出,“針對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特點,水土保持及土地整治工程建設堅持把多沙粗沙區作為重點,把粗泥沙集中來源區作為重中之重,按照因害設防的原則布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