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倪妮。(來源:北京青年報) |
今年的開幕大戲《三姊妹》因其“不平凡”的解讀方式,被歸入“看不懂”範疇。七年來,黃磊印象最深的恰恰是自己第一次的看不懂。“那出戲是巴爾巴導演的《鯨魚骨骸》,那一次我是看不懂又看呆了,但還是被它的形式所吸引、被震撼。我記得演出是沒有謝幕的,觀眾等了15分鐘才明白似乎結束了。後來我曾經寫了這樣一番話記錄這出戲,“巴爾巴是格洛托夫斯基的嫡傳大弟子,精神上的弟弟,他為我點燃了一支蠟燭,從此再沒熄滅過。”
關於通俗與表達,黃磊並不避諱用自己的電視劇舉例,“有人說就喜歡我演《小歡喜》,我們可以做這樣通俗和日常的作品,但戲劇就包含隱晦和含蓄的表達,它可以去重建你的審美和觀念。不懂不是門檻,不懂的對面就是進步,就是因為好多次的不懂,鑒賞力和認知才會改變。還有就是為什麼一定要懂?不懂也很美,哪怕我只被它某一段落挑動,能感知一部分,足已。比如今年的《三姊妹》,其實當年契呵夫借此打破了原來固有的三幕格局,審美和文化的進步也是人類的進步。”
容易偶遇明星和素人一起沐浴著戲劇
在烏鎮,偶遇明星是再司空見慣的事:在採訪開始前,孫紅雷就曾透過籃球場隔網打招呼;周迅帶著家人去看孟京輝的戲,因沒有提前通知劇場,還曾被告知不能坐保留席。這就是烏鎮,明星和素人在這裡以相同的方式沐浴著戲劇。
烏鎮戲劇節藝委會名單上,閃耀的是跨界星光。黃磊說,“李安、林青霞等人都曾是藝委會成員,而胡歌、周迅不僅是我的朋友,更是各自領域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有個共性,都不是純粹的偶像和流量明星,我們也沒把他們當流量明星對待。在烏鎮,哪怕是女明星,都是淡妝、隨便穿件衣服就出現在各種場合。”
的確,即便是登台面對公眾,倪妮也是素顔,一身輕裝。在這裡,濃妝艶抹、華服上身反而顯得格格不入。黃磊說,“戲劇節不是為戲劇界辦的,做戲的不一定要是學戲劇的。馬未都老師的通透,周迅的靈氣,他們都為戲劇節帶來了星光和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