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0日電/很多人曾夢想在異地看門診、住院,跟在參保地一樣實時報銷。今年9月底,在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這一夢想變成了現實。
長期以來,醫保不隨人走、報銷手續繁瑣等現象,給異地就醫的人們增添了很多麻煩。今天的中國是流動的中國,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全國流動人口規模超過2.4億人,跨省異地就醫報銷問題愈加凸顯。2016年底,我國啟動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工作,跨省異地住院的參保人備案後住院費用實時結算,大大方便了參保患者。目前,全國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人次突破300萬,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數量超過2萬家,受益人次不斷增長。人們期待,跨省異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早日破題。
近年來,長三角地區不斷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在全國跨省異地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的基礎上,41個城市率先實現跨省異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相當於給醫保插上了翅膀,為人們異地就醫報銷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外地人醫保報銷變得像當地人一樣方便,跑腿、墊資成為歷史,醫保報銷更加便捷。相對於住院費用直接結算來說,跨省異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更為複雜,涉及的醫療機構更多,項目更多,結算頻次更高。在各地醫保目錄尚不統一、待遇差別較大、統籌層次較低、信息系統建設進度不一的情況下,需要補足、完善、提高的“功課”較多,需要協調的利益環節更多、更廣。此次長三角地區異地門診直接結算打破利益格局,打通三省一市醫保網絡,實現統一標準、統一接口的“一卡通”,異地看病報銷“一次不用跑”,這樣的做法值得點贊。
改革既需要勇氣和決心,更考驗能力和智慧。信息系統的升級改造、醫保統籌的層次提升、醫保結算的統一標準等,首先需要硬件上實打實做好,實現互聯互通。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何防止越來越多患者湧向大城市大醫院就醫?相對欠發達地區的醫保基金,能否承受住新的挑戰?如何對就醫行為進行監管,遏制過度醫療,引導人們合理就醫?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為此,長三角地區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試點,並對試點的大量數據進行了測算,創新了管理模式和方法。比如,採用“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的支付方式;就醫地將異地就醫患者納入屬地管理範疇,從而加強監管,引導形成合理就醫秩序,防範欺詐騙保行為;大城市與其他地區手拉手共建,推動優質人才、技術等進入醫療資源薄弱地區。
長三角地區異地門診直接結算的探索實踐,對其他地區是有益的借鑒。人們盼望在更大範圍內門診和住院都能實時報銷,“卡隨人走,服務隨行”。不可否認,醫保的可攜帶性不斷增強是大勢所趨,特別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然而,醫保異地流動並非醫保卡的無序漫游,而是合理、有序就醫秩序下的資源共享,不可單兵突進、一蹴而就。一方面,落後地區的待遇水平需逐步提升,有能力兜住因大城市就醫增多帶來的醫保基金風險,保障異地就醫人員的需求;另一方面,須配合分級診療制度推進,區域內藥品耗材招采制度、醫保支付制度、醫療體系管理制度等方面配套改革也要跟進,在提高醫保基金管理質量的同時,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反過來,越來越均質化的醫療服務將有助於實現分級診療,減少大量無序到大城市就醫的行為,“三醫”形成良性聯動,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基金風險,提高運行績效,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醫保卡實現有序“漫游”,將穩穩地托起億萬人民的健康夢!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紅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