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實郭台銘的後悔,歸根結底還是錯判選情。當時,他是在三十一名國民黨大佬“公開信”的壓力下,擔心自己堅持參選,將會形成與韓國瑜“鷸蚌相爭”的困局,屆時韓國瑜輸選的責任就將全部壓在他的身上,導致他身敗名裂。但意想不到的是,他在宣布退選之後,韓國瑜的選情不但未見起色,反而是在各種主客觀因素交叉重疊發酵下,比他宣布退選時更糟,與蔡英文的距離進一步拉大。也就是說,郭台銘如今認為,自己的宣布退選是多此一舉的,韓國瑜的選情並沒有因為他的退選而得益。當然,如果他堅持參選,韓國瑜的選情可能更不濟,導致韓國瑜敗選的“罪人”大帽子將更緊地扣在他的頭上。
按照郭台銘昨晚的說法,他認為最佳的安排是,韓國瑜留在高雄市,由他替代出征,整個情勢就會不一樣,三贏局面就可能發生。但事與願違,現在三贏會變三輸。或許,郭台銘的說法有其道理,其實部分國民黨人也是認為,韓國瑜參選“總統”的最佳時間點是二零二四年,待在高雄市長任上五年多積累政績後,參選“總統”的實力將更強。不過,二零二零年的替代人選,則可能有更多元的選擇,並不限定就是郭台銘。
有人鼓搗郭台銘,倘國民黨雙敗選,就肩負重整國民黨的重任。看來只是幻想。一方面,郭台銘已經退黨,而黨章規定必須具有兩年黨齡才可參加黨主席選舉;一方面,即使是郭台銘具備資格參加黨主席選舉,當選機會也未必輪到他。
但政治一天都嫌長,每天都是變化迅速,誰也不敢擔保今後的政治走向如何,會有很多變化。郭台銘在“二零二零後”的動向,仍將會千變萬化,很難預測。不過,以他的政治基因,還是重返國民黨的機率較高,因而還將保有競選黨主席,以至是被推舉為“總統”參選人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