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紅帽子”,不要“灰帽子”
在中國雲南江城與老撾北部豐沙裡接壤地區,有一條長約475公里的南歐江,從北向南婀娜蜿蜒進入琅勃拉邦,最終匯入湄公河。南歐江是湄公河老撾境內最大支流,天然落差約430米,水能資源極其豐富。這一流域上分布著七座水電站,這便是中國電建在此開發建設及運營的南歐江“一庫七級”梯級水電站項目,也是中資企業首次在境外取得整條流域開發權的項目。說起“一庫七級”的設計,不得不提其背後的實力較量故事。上世紀90年代,美國、俄羅斯、挪威等國公司曾針對南歐江水能開發提出過諸多規劃方案,但這些方案均是“高壩大庫”,這樣淹沒的林地大,搬遷量大,對社會環境影響也大,與老撾的訴求相差甚遠。2007年,中國企業根據長期開發建設經驗,創造性地提交了“一庫七級”梯級水電站方案,確保“最少的原居民搬遷、最少的耕地林地淹沒、最小的環境影響”,水電站方案得到老撾政府認可。
在離南歐江一級電站不遠的惠婁移民新村,《環球時報》記者聽到當地小學的學生們興高采烈地唱著這首中文迎新歌曲。南歐江電站項目涉及兩省10縣1.26萬人的移民搬遷,這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挑戰。中國企業堅持以最少的移民搬遷,最少的耕地、林地淹沒損失,最小的環境影響,高標準實施移民安置和升級發展,聘請老撾本土的施工企業依照老撾的建築風格,根據村民的生活習慣,共修建移民新村30個,極大改善了當地基礎設施條件。以惠婁移民新村為例,當地有134戶、600多位村民,現在住在成排的樓房中。村民頌苯的新家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兩層樓房,上面住人、下面開商店。他告訴記者:“房子建材選用的都是當地最好的品牌,質量很好。村子裡還有碼頭、醫療室、學校和寺廟,村內道路、給水系統和供電系統,也都一應俱全,這比大城市裡都不差。”
驚天動地,送電送水
在萬象機場,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企投資的水泥廠等大幅廣告牌十分醒目。在琅勃拉邦,街上各大商店招牌大多標有中文,除華為、VIVO、格力等電子電器產品外,還能找到東方名剪、速8酒店的身影。上世紀90年代,中國企業陸續開始赴老投資辦廠,並參與勞務和工程承包。老撾中國總商會會長黃彥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近兩年老撾的GDP增幅保持在6%-7%,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也在逐年改善和提升。近10年來,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開始進入老撾,目前約有600多家中資企業分布在礦業、電力、農業等領域。黃彥德說:“隨著推進‘中老經濟走廊’建設,中老合作進入蜜月期,老撾市場潛力巨大。”由於全球經濟形勢,當前老撾遇到一些階段性發展難題,但“中老經濟走廊”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