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3日電/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健身五分鐘,拍照兩小時,能堅持去幾次健身房似乎並不重要。下載了數十個健身APP,制訂完腹部、大腿的減肥方案,它的使命也結束了。至於西藍花、雞胸肉、花椰菜的精彩擺盤加濾鏡,也不過是為了向朋友圈證明,我在努力減肥。以上行為,你中了幾條?
日前,“全國1億人在假裝健身”的話題登上熱搜。原來是媒體根據《2019年運動消費數據報告》和公開數據測算,得出了這個結論,並不在少數的人,買了運動裝備卻很少運動,辦了健身卡卻很少去健身,稱得上是“偽健身族”了。評論區裡,“偽健身族”終於不再掩飾,直抒胸臆:“自律給我自由,但躺著給我快樂”“對我來說,起床已經是鍛煉了”。
雖然2019年中國人消費更謹慎了,但與健身相關的預算卻增加了。近日,全球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了《2020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即使中國人的可支配收入增長在放緩,但健身消費支出正增加。
報告將“健康生活理念升溫”歸為消費增長的第三大趨勢,72%的城市消費者增加了健身相關的支出,其中運動鞋、運動服是消費支出增長最多的前十類商品。
身體健康焦慮、生活方式轉變,是更多中國人願意把錢花在健身上的原因之一。中國醫學界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2004年到2014年,中國的全身性肥胖率已經增長了2倍多,腹部肥胖的增長超過了50%。因為肥胖,中國人也正從面對傳染疾病,逐漸轉變為面對慢性病。
央視去年播出的相關紀錄片中,也記錄了3名分別因肥胖導致多囊卵巢綜合征、心梗、妊娠期糖尿病的受訪者,肥胖也被描述為“萬病之源”。因此,在面對“不敢看體檢報告”“90後惜命指南”的引導下,更多人表現出了願為健身買單的意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