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1月13日,記者來到駐扎在燕山腹地的第82集團軍某旅教導隊採訪,恰逢該旅在此組織營連指揮軍官輪訓。
大雪剛過,氣溫降至-12℃。
早上7點,天還未亮,輪訓隊營連指揮軍官按班組編隊,徒步向山野行進。路面冰雪覆蓋,記者試著快走幾下,一步三滑。
“1號目標:鐵塔……”部隊行至一個無名高地,組訓教員張景龍下達課目,組織識圖用圖訓練。受領任務完畢,參訓營連指揮軍官迅速散開,尋找最佳作業位置,架設器材、分析研判地形。
遠火營二連副連長趙曉偉完成作業後,手持望遠鏡反覆進行圖上和現地對比。記者注意到,他的雙手被凍得紅腫幹裂。
“戴手套會影響操作,徒手操作雖然有點冷,但時間一長,慢慢就習慣了。”趙曉偉告訴記者,地圖使用、作戰標圖等參謀業務是不少幹部的短板弱項,旅里今年針對這個問題,集中組織全旅營連指揮軍官輪訓,大家都想把握好這個提升能力素質的機會。
“之所以組織這次輪訓,要從一場跨區演練說起。”該旅領導介紹,部隊調整改革後,旅里列裝了多型新裝備。為提升部隊新質作戰能力,去年他們整建制千里機動到大漠戈壁組織實彈演練,不少營連指揮軍官暴露出戰術素養偏弱、指揮協同經驗不足等短板。此次輪訓,他們針對去年跨區演練複盤總結出的問題,著眼解決營連指揮軍官的短板弱項,設置戰術指揮、組訓任教、作戰研究等20餘個課目,重點淬煉營連指揮軍官的指揮能力和信息化素養。
“接收坐標!”9時30分,張景龍下達指令,參訓營連指揮軍官快速收攏,迅速奔向下一個作戰地域。
課目銜接為啥這麼緊凑?張景龍解釋道:“集訓內容多、要求高,對參訓人員來說,時間太寶貴了。”
10時10分,一營班組7名成員率先到達裝備訓練場。“比昨天快了34秒,再接再厲!”指揮車前,一營副營長汪庭亮作了簡短的講評,隨即將人員分成3組,魚貫鑽入裝甲裝備展開組網建鏈訓練。
其餘參訓人員陸續趕到,一時間,馬達轟鳴聲此起彼伏。經指揮員允許,記者鑽進一營指揮車內。汪庭亮與兩名連長端坐指揮席,目不轉睛注視著指揮終端屏幕顯示的偵察數據,根據戰場情況變化,隨時下達新的指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