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5日電/聯合早報今天發表社論說,新加坡去年全年經濟只取得0.7%的增長,但總就業人數卻增加5萬5200人,是自2014年以來最大的增幅。儘管如此,根據人力部日前發布的去年全年勞動市場預估報告,包括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居民失業率,自2017年以來逐步攀升,去年12月達到3.2%。另一方面,去年全年裁員人數共計1萬零700人,與2018年持平。
人力部長楊莉明表示,就業人數增長比預期的好,而裁員人數持平,意味著就業市場的挑戰不在於缺乏新工作,而是工作與技能不匹配。她表示,去年的失業率水平“令人擔憂,但不至於令人驚慌”。
我國的就業市場處於三大烏雲籠罩之中。一是貿易保護主義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二是最近暴發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三是數碼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結構性失業問題。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開打以來,對兩國的經濟已造成一定的衝擊。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長6.1%,是30年來最低的增長水平。隨著2019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要維持6%的增長,相信難度很大。與此同時,美國去年的經濟增幅為2.3%,是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增速最低的一年。雖然今年是總統選舉年,但是美國的經濟周期已處於後期階段,分析師普遍關注美國經濟是否會步入衰退。
美國與中國分別是全球第一以及第二大經濟體,主導全球的經濟增長。雖然兩國最近達致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但是兩國缺乏互信,因此在落實協議過程中,相信還會有不少曲折。兩國的貿易戰已影響了全球經濟以及供應鏈,而貿易戰擴大至科技戰,也為全球經濟添加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新加坡是外向型的經濟,深受美中貿易戰的衝擊。實際上,去年我國的經濟增長僥幸地逃過了技術性衰退,並以低過1%的增速結束了動蕩不安的一年。正當我國經濟開始出現復甦的綠芽,新冠病毒突如其來,為我國今年的經濟蒙上陰影。
貿工部長陳振聲表示,這一輪疫情所造成的影響,可能會比2003年沙斯時期“更廣、更深、更長”。全球經濟相互連通,受疫情重創的不僅是中國,其他國家也會受到波及。中國政府的封城措施以及全球多國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施入境限制,是阻斷病毒蔓延的必要手段,但它也影響了經濟的正常運作,並可能擾亂全球的生產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