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傾力穩經濟預期增發展信心
http://www.CRNTT.com   2020-02-10 09:06:47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疫情本身以及為抗擊疫情採取的措施,給經濟正常運行帶來了一定擾動。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指出,要密切監測經濟運行狀況,聚焦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圍繞做好“六穩”工作,做好應對各種複雜困難局面的準備。這要求我們在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期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應加強經濟發展穩預期管理,繼續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甄新偉文章提出,首先,做好經濟增長動能預期管理。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保持經濟增長具備所需動能,預期管理應發揮積極引導作用。消費對中國GDP增長貢獻度接近60%,屬第一動能,但消費受疫情影響也最大,應考慮適時出台刺激消費政策,包括對主要消費行業給予更大力度的稅費減免支持,對居民消費給予優惠政策鼓勵,盡量彌補受疫情影響導致的消費下滑缺口。投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之一。今年要積極加大政府主導的投資力度,適當擴大赤字率,積極發揮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投資帶動的表率作用,並以優惠政策引導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在今年積極擴大投資。出口對穩經濟非常重要,作為貿易大國,疫情對中國出口影響巨大,應著力為中國出口企業創造良好國際國內環境,保持和鞏固中國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和份額。

  其次,做好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預期管理。金融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逆周期的金融活動有利於熨平經濟較大波幅。一是應保持理性穩健經營。在實體經濟遇到短期不確定性衝擊之時,金融體系的反應既要關注當前,又要顧及長遠。二是應保持信貸融資穩定。銀行業機構是中國金融體系的主體,應適度提高今年銀行信貸投放力度,尤其要積極滿足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需求,給予因疫情臨時遇到經營困難的企業融資支持,做提振經濟的先鋒。三是應保持金融市場穩定。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反應最為靈敏,也容易出現大幅波動,疫情對金融市場中的投資者心理預期影響很大,要加強窗口指導,穩定機構投資者信心,不宜追漲殺跌,保證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嚴厲打擊惡意做空行為。四是應保持其他各類金融主體服務實體經濟的定力和活力,充分、平滑吸收疫情造成的經濟增長損失。

  再次,做好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預期管理。中國經濟體量居全球第二大,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巨大,地位舉足輕重。要積極引導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正確預期,保持全球經濟發展平穩。應保障抗擊疫情信息公開透明,讓國際社會及時全面準確了解抗擊疫情的進展,同時做好國際輿論宣傳引導,避免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誤判錯判。應繼續全面擴大對外開放,為外資到國內發展提供更大優惠政策和高質量服務支持,積極利用好廣交會、進口博覽會等國際經貿合作平台,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經貿合作。同時,應積極吸引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資本市場,加速國內資本市場國際化步伐。

  文章指出,當前,抗擊疫情決不能放鬆。在做好防控疫情的同時,做好穩定經濟發展預期工作意義十分重要。保持經濟適度合理增長對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非常重要。此時,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大宏觀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提振力度,促進中國經濟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