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觀眾在北京一家影院觀影。(彭博新聞社網站) |
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參加今年歐洲電影市場(EFM)的中國內地與香港買家及賣家明顯減少。但對國際影壇的幹擾只是此次疫情嚴重後果的冰山一角。由於中國的電影院從1月24日開始關閉,一年中最賺錢的春節檔票房全都化為泡影。
美國《銀幕日報》網站2月20日載文《中國電影業計算新冠病毒暴發的代價》,文章說,自2月初以來,中國所有的電影制作活動也已暫停。中國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橫店已於上周開始陸續複工。然而,電影院重新開張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今年中國的春節檔(1月24日至2月12日)票房僅為390萬美元,相比之下,去年的春節檔票房高達15億美元。
感到切膚之痛的不僅限於中國的制片商、發行商和影院。截至2月16日,今年包括非好萊塢影片在內的所有進口影片的總票房僅為378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2.67億美元。
騰訊近來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向中國電影業更深層次的基礎設施問題:去年中國票房僅增長5.4%,雖然市場收入達到創紀錄的92億美元,但中國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卻創下5年來的新低。
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國的連鎖影院,在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情況下,它們還不得不承受租金、水電費及人力成本。
不出所料,中國的電影行業已公開呼籲政府提供緊急援助措施和財務支持。韓國導演奉俊昊憑借影片《寄生蟲》獲得多項奧斯卡獎,也引發中國電影業界熱議,他們呼籲中國政府效仿韓國,加大對本土電影業的扶持力度。
在這種狀況下,唯一的受益者是中國的流媒體網站,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通過它們觀看視頻成為大多數足不出戶的中國人主要的消遣方式。愛奇藝播出的系列紀錄片《中國醫生》成為熱播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