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加快重新培訓以留住員工,也必須改變業務的運作模式,但疫情若持續蔓延,加強培訓恐怕遠水救不了近火,要保住工作就必須先設法讓企業活下來,疫情蔓延更久的話,企業是無法支撐的。因此,各國的經濟援助配套必須重點在拯救企業,因為給國民每人一筆或多筆援助金,可以轉化為消費,提高市場需求,但並不是長久之計。
美國民主黨議員拒絕由共和黨所提出的1萬億美元振興經濟配套,理由是該配套為大型企業提供大量救助,卻沒有為面臨失業風險的就業者提供足夠保護。民主黨的政策一向傾向支持勞工階層,現在必須在拯救企業還是保護受薪階層之間作出抉擇。企業垮掉員工將失去工作,而且在這一輪危機中,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找不到工作。
面對冠病疫情,本地雇主在招聘員工時會比去年更加謹慎,因此職位空缺將繼續下降,失業人數也有可能上升。人力部的《2019年職位空缺》報告顯示,目前還有不少領域仍在創造新職位,不過卻面對技能不匹配,找不到適當的員工。國人應該善用政府的一系列援助計劃,通過培訓不斷地提升技能,增加本身的受雇能力。
政府上個月在財政預算案中公布的經濟穩定與支援配套,其中推出13億元的雇傭補貼計劃,重點在於協助企業留住本地員工。政府會補貼雇主每名員工8%的薪資,符合條件的每月薪資最多3600元,為期三個月。以現金補貼支付給雇主留住員工,也是間接幫助企業繼續生存下去。但這是在疫情還沒有變成全球大流行病之前所擬定的措施,如今形勢急轉直下,重病或許必須用猛藥,並且根據反映,一些中小企業的求救信號已經很緊急,補貼的發放因此宜早不宜遲。
本地企業期待的第二個經濟援助配套,市場預測數額可能達140億元至160億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9%,這個額外援助配套並不排除著重扶持企業的措施。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周四下午將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企業和國人可以期待這個應對疫情配套的加強版,將更廣泛地幫助員工、中小企業、自雇人士和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