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戲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凝結了中華民族的美學思想。傳統戲曲的發展史可以說是戲曲借助不同媒介的傳播史。當戲曲傳播媒介一旦發生改變,戲曲藝術的表演、劇場和觀眾等都會發生相應變化。人類社會從口語時代、印刷時代、電子時代發展到互聯網信息時代,5G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等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智能新媒體軟件應用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傳統戲曲與日益湧現的各種媒體形式的邂逅,給自身帶來了新的生機。
自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戲曲的傳播與接受,既有承繼關係,又存在時代差異。媒體形式的多樣化發展,使得中國戲曲藝術呈現多元形態並存的格局。20世紀初戲曲唱片興起,百代公司便為譚鑫培、汪笑儂等錄制唱片。戲曲影片《定軍山》拍攝,標誌著電影與戲曲的聯姻。20世紀60年代後,隨著電視機在我國的普及,具有代表性的電視戲曲欄目《梨園春》《秦之聲》走進了千家萬戶。可以說,利用多媒體平台,傳統戲曲實現了劇場演出、網絡傳播並存的演出格局。觀眾可以在新媒體平台欣賞梅蘭芳的《生死恨》,聆聽王瑤卿的唱腔,也可收看央視《空中劇院》戲曲展播。
劇場是戲曲文化的重要傳播載體。中國傳統戲曲從宋元的勾欄瓦舍發展到明清的茶園戲樓,見證了戲曲藝術傳播載體的發展演進。新媒體時代,傳統戲曲的傳播模式又被打破了。當以互聯網數字技術為表征的新媒體與中國戲曲邂逅,我們看到了戲曲載體的極大豐富性。新媒體融合了戲曲唱片、戲曲電影、電視戲曲等海量的信息資源,戲曲門戶網站、微博、微信、抖音等拓展了傳統戲曲的傳播空間,觀眾可隨時利用互聯網資源跨時空欣賞經典劇作,構成了對戲曲劇場演出美學效果的有益補充。尤其對於青年戲迷而言,分享新媒體提供的海量高清戲曲視頻資源,可以有效彌補因工作、學業、票價、精力等不能前往劇場觀賞的缺憾。
多媒體業態下,戲曲藝術觀念和生產主體的創新也在發生。許多戲曲名家也認識到移動互聯網的傳播效應,有時直播平台可以吸引數以萬計的觀眾在線觀看,受眾人數遠遠超過實體劇場觀眾。戲曲名角們紛紛在抖音、快手、陌陌等社交軟件直播平台上開通網上直播。有的戲曲名角吸引了數以萬計的“粉絲”在線,搖身一變成了“網紅”。由於新媒體“粉絲”不受地理空間限制,往往來自全國各地,甚至還有國際友人。可以說,利用新媒體平台的在場性和交互性極強的特點,傳統意義上的戲曲演員借助互聯網實現了與觀眾的在線互動。在直播過程中,觀眾隨時可以給喜愛的演員發“彈幕”交流。
新媒體作為數字資源的“共享地”,廣大戲曲迷可以在新媒體網絡終端下載自己喜愛的戲曲視頻,也可上傳數字戲曲資源與廣大網民分享。不同地域名的觀眾通過新媒體網絡平台,實現跨越時空在線交流。新媒體打破了傳播界限,全面拓展了傳統戲曲的受眾範圍,從而構建了“在場”與“不在場”並存的戲曲演出生態,重構了觀眾的戲曲審美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