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間文學的社會記憶建構 
http://www.CRNTT.com   2020-04-14 10:18:05


 
 中國古老神話至今仍在被講述和引用,為我們今天的生活服務。今天我們討論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取得的光輝成就和面臨的各種問題,征用古老神話營造共同的歷史氛圍,構建共同的社會記憶,從而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相互認同感和凝聚力。可以看出,神話在國家團結、社會和諧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間傳說也在當代語境下參與社會記憶建構。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推出了新的婚姻法,為宣傳婚姻自主、反對包辦婚姻,著名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被改編成越劇《梁祝抗婚》,宣傳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正當性。這部戲曲的演出反過來影響民間口頭講述,在此後搜集整理的梁祝傳說各種文本中,反對包辦婚姻、反抗邪惡勢力、追求愛情自主成為富有時代特征的故事情節。後來,此傳說與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等傳說一道被歸入“中國四大民間傳說”,它們都表達了追求愛情自主、反抗封建壓迫的思想。古老而優美的傳說體現了新時代的思想內涵,成為一個時代社會記憶的載體。再如,在上海流行的黃道婆傳說中,黃道婆原本是一位善於種植、加工、紡織棉花的農婦,但在“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的話語環境中,她的身份發生了較大變化,被塑造成紡織女工、紡織技術革新家。同時,在20世紀50年代提倡民族團結的大背景下,她從海南歸來,因而被演繹成向黎族人民學習紡織技藝的民族文化傳播使者、民族團結典範。後來在階級鬥爭觀念作用下,她又被描述成從小就受盡欺壓的童養媳,為反抗封建家庭的壓迫而離家出走,來到海南。學成技藝後,她返回上海烏泥涇,向家鄉人民傳播技藝,還改良紡織工具,體現出工人階級勇於創新的精神。20世紀90年代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口號下,黃道婆又被描述成科學家。可以看出,新湧現的傳說構建了新的社會記憶,因而在歷史悠久的傳說人物身上總是映現出當代的社會價值觀。

  民間文學由口頭性引申而來的變異性,讓民間文學成為開放的知識系統。正因為如此,民間文學不僅承載跨越世代的文化記憶,也能體現當代社會的精神特質。民間文學不斷因應當下需要而敘說過去的事情,所以我們能在其中看到古代中國的歷史風雲,近代中國的屈辱與貧弱,現代中國的革命與勝利,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革和建設成就。當代民間文學的面貌,就是當代中國社會記憶的面貌。民間文學建構社會記憶的獨特價值與貢獻應受到更多重視,得到更多研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