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思客:油價“三國殺”,各方都在算計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20-04-14 11:47:32


4月10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右)出席二十國集團(G20)能源部長會議(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據新華社思客智庫報道,北京時間4月13日凌晨,沙特主持召開的歐佩克+緊急視頻會議結束,與會各國最終達成減產協議,首階段將於今年五六月份每日減產原油970萬桶,這也是歐佩克+機制成立以來達成的最大規模減產協議。

  這場持續一個多月的油價大戰為何開始?俄羅斯為何拒絕減產?沙特又為何“打折”賣油?

  導火索:2016年的一份減產協議

  這是一場因“減產協議”談崩而引發的油價大戰。因為供過於求,國際油價自2014年開始,在低位徘徊了近兩年時間。2016年底,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經過艱苦談判,達成了石油減產協議,希望以此支撐油價。

  這是歐佩克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首次減產,意義非同小可。更為重要的是,非歐佩克產油國俄羅斯也加入這份協議,這也是俄羅斯十五年來首次參與歐佩克減產。

  上述協議的有效期本應到2020年三月底結束。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全球經濟遭遇巨大衝擊,油價下跌風險進一步加大。為了支撐國際油價,歐佩克希望各方可以進一步減產,要求以俄羅斯為代表的的非歐佩克成員也承擔一定份額的減產任務,但俄羅斯對此不願接受,由此引發了油價大戰。
 
  第一回合:俄羅斯為何拒絕減產?

  近幾年來,美國的頁岩油企業通過挖掘和化學方法提取頁岩層裡的石油,短短幾年時間,產量急速上升,一方面抵消了歐佩克和俄羅斯減產的實際效果,同時也搶占了減產讓出的市場份額。因此在俄羅斯看來,減產只會讓美國頁岩油氣業從中獲利。另一方面,與歐佩克成員國相比,俄羅斯認為自己更有能力承受低油價的衝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