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4月3日重慶市2020年首輪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同一天,貴州省583個重大工程項目集中開工,其中5G等新基建項目49個;4月8日湖南省長沙市106個新基建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近30億元。
“國家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各地均把5G基站建設放在了重要位置,這不僅能直接帶動投資增長和通信產業發展,也給其他行業利用5G新技術實現產業升級提供了新平台。”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陳清州表示,隨著5G技術的普及,專網通信行業用戶基於日常調度和應急調度的視頻傳輸及數據傳輸需求將迎來爆發性增長。
“‘新基建’與高新技術發展緊密相連,是發展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創造與滿足新需求的重要保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中國經濟要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壯大新興產業,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離不開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強力支撐。這也是中央和地方加快部署“新基建”的重要原因。
推動有效投資需求持續釋放
近日,中聯重科在最新發布的投資者調研紀要中指出,公司一季度銷售情況有望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混凝土機械、建築起重機產品略有增長,土方機械和高機在低基數下實現了高速增長,一季度土方機械銷量幾乎達到去年全年水平。如果國家加大宏觀政策力度,今年整體行業規模將超過去年。
中銀國際證券分析認為,隨著下游加速復工叠加“新基建”等政策發力,自3月份開始,設備需求環比出現明顯改善,預計4月份同比環比將會有進一步改善。
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今年以來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穩投資政策,強調要發揮好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政策的推進落實和疫情的有效控制,我國投資將逐步回歸常態,投資活力將進一步被激發,有效投資需求將持續釋放,投資有望逐步恢復向好。”彭永濤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地方政府財政壓力開始顯現。同時,“新基建”和老基建齊上陣,地方財力分布不平衡與補短板的壓力將進一步暴露。如何解決“錢從哪裡來”的問題,仍然是各地面臨的重要課題。
“解決基建資金來源問題,關鍵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能動性,充分調動民間資本積極性。”陳清州表示,從企業角度來說,對新技術新領域的投資意味著成本及風險。他建議針對“新基建”投資領域出台減稅降費、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促進人才技術交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等一系列政策,提高民營企業的活躍度和積極性。
周茂華建議,當前,要適度加大專項債發行,緩解地方財政增支壓力,穩定投資,引導地方政府適度舉債、量力而為,並規範舉債行為。用市場化手段強化項目等信息披露,規範舉債行為、提升投資效率,最大限度減少甚至消除無效投資。
“‘堵住後門、開好前門’是防範地方債風險的關鍵舉措。”盤和林建議,一方面,要通過擴大地方債務規模為基建項目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嚴格核查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範舉債融資行為,強化對地方債的使用監管。此外,也可以通過市場化模式融資,緩解地方政府財政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