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網評:眾籌平台“掃樓”模式需反思
來源:新京報 作者:於平
這兩天,兩家大病籌款平台推廣人員在河北某醫院內發生肢體衝突的視頻,在網絡熱傳。據報道,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處理。事後,兩家平台相互指責,一個稱是對方蓄意報復,一個稱是因對方言語威脅和污蔑,導致衝突。
這一幕發生在打著公益、慈善旗號的眾籌平台之間,無疑令人遺憾,其傷害的不僅是企業形象,更有公益慈善。而由此暴露的行業亂象也值得深思:揆諸現實,一些企業為爭奪市場份額,缺乏對法律和社會公德的基本敬畏,無論是人員招聘,還是對員工的紀律約束,都存在管理粗放、意識淡薄等弊病。究其根源,問題還是出在某些平台的線下推廣模式上。
近年來,網絡眾籌平台的“流量競爭”日趨激烈,為了爭奪病患,紛紛大量招募所謂的“志願者”進醫院地毯式“掃樓”,並有嚴格業績考核。這就已經使慈善變了味,越來越被商業利益所裹挾。而各家“志願者”在醫院病房你剛唱罷我登場,不僅對患者造成滋擾,也妨害了正常的醫療秩序。
而且,在此模式下,提供同質化產品的平台間,很容易出現惡性競爭,也難免“籌人”見面、分外眼紅。此次,涉事平台上演全武行後,雙方互揭老底,稱對方長期挑釁、騷擾、破壞,就是佐證。
眾籌平台“掃樓”模式受質疑,已非首次。去年,某平台就被曝掃樓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更有隱瞞求助者財產、隨意填寫金額、求助故事模板化等諸般亂象。事件曝光後,輿論壓力之下,該平台暫停線下服務,並承諾整改。但現在看,眾籌行業有沒有對鏡自照、進行反思,顯然需要審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