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支持經濟復甦 用好“看得見的手”
http://www.CRNTT.com   2020-04-17 15:07:50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某經濟論壇上提出:當前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猛烈衝擊,危機已經超越了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範疇,因此在宏觀調控政策的選擇上,簡單地加大供給側調整、逆周期調整,不足以應對當前出現的問題。這一發言,一方面說出了許多人的擔憂;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支持經濟復甦的問題。

  目前,雖然我國境內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疫情對我國社會經濟秩序的衝擊,卻並不是在短期內能撫平的。由於境外疫情局勢仍然緊張,很多國家採取了“封城”乃至“封國”的措施,導致我國大量出口導向型企業訂單中斷,部分企業甚至在復工後又不得不停工。更嚴峻的是,即使未來境外的疫情控制住了,但已經中斷的產業鏈和貿易鏈很可能會進行重組,我國的這些出口型企業能否“再續前緣”,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疫情發生後,為了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中央接連出台了一系列扶助政策。這些扶助政策雖然密集,但它們大都是沿用了疫情發生之前已經多次應用的政策。正因為這些政策已經沿用多年,實際上已經產生了遞減效應,而且在多次使用後,能夠繼續使用的空間也在收縮。

  在這種情況下,僅僅採用“堆叠政策”的方式,把疫情暴發之前的常規政策進一步加碼,很可能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已經看到了這個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思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近日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緊迫感,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千方百計創造有利於復工復產的條件,不失時機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這次會議提出的“三個循環”,切准了疫情發生以後我國社會經濟運行中新出現的阻點和痛點,指明了當前復工復產必須重點抓住的環節,有利於復工復產順利推進並保證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不出現大的問題。

  在未來的宏觀經濟調控中,政府一方面當然應該繼續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上做好文章,使中小微企業能夠保持活力,另一方面,更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個循環”的要求,加大扶助力度。“產業循環”,就是要保證企業原材料的“來路”和產品的“去路”都能暢通,讓企業能夠轉動起來;“市場循環”,就是要保證產品適銷對路,有市場承接;“經濟社會循環”,則是要在保證企業復工復產的基礎上能夠為居民就業提供基石,使居民能夠保證有基本的收入。

  要實現這“三個循環”的目標,僅僅依靠單個企業自身的力量是難以奏效的,更需要政府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用好“看得見的手”幫助企業走出難關。儘管對我國經濟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市場這一“看不見的手”,但在目前國內經濟社會受到疫情摧殘,短期內市場已經出現失靈跡象的情況下,政府也要發揮好國家能力的優勢,利用手中行政權力有所作為,使經濟社會運行這列火車不會“停”下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