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季度,GDP對中國“戰時經濟”的實際描述能力將繼續會有一定錯位。中國的首要任務恐怕是抓就業,盡量讓所有人有工作,這會推動經濟思路的開放和調整,帶動正常時期未能投入精力的一些工作的開展。比如對城市基建開展新一輪的完善,就可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
在經濟無法完全正常的時候,以增加民眾的就業作為經濟思維的主線,最有利於將有限的資源和機會首先用來確保人民群眾的基本利益,保持經濟以人民為中心格局的牢固。然後我們將從這個出發點逐漸走向經濟的完全恢復。
雖然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就業形勢保持了平穩,然而大量服務業沒有恢復或者恢復不足是明白的事實。服務業以及一些關聯行業存在大量隱形失業是毫無疑問的。中國各地需要根據實際抗疫形勢加快對恢復服務業的探索,這是保就業的真正生命線。
中國的抗疫形勢無論如何都是全世界最好的,從長期看,我們必須要把抗疫成績轉化成恢復經濟的現實能力,否則抗疫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中國人重儲蓄,但坐吃山空總不是辦法,加快復工復產是各地百姓的強烈願望,而能不能做到在安全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恢復經濟,這既取決於全球疫情的衝擊情況,也取決於中國各地的施策,這是對治理的真正考驗。
哪個國家死亡的人少,哪個國家經濟恢復率高,這是檢驗各國抗疫效果優劣的兩個最重要指標。中國的第一個指標將歐美國家遠遠甩到後頭,我們的第二個指標也應當做到最好,那樣的話,中國社會信心就有了更全面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