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古鎮見證了人類對湖泊濕地這類環境的適應,以及對其進行持續改造直至成為適宜人類生活居住的區域的過程。對太湖流域塘浦圩田系統的不斷優化和獨特的土地利用模式,是江南水鄉古鎮以及“城市—市鎮—鄉村”聚落體系發展繁榮的基礎,展現了人類改造自然環境的傑出智慧。同時,江南地區多水的環境也對古鎮的格局和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影響,形成了跨越多個陸地單元的獨特城鎮格局,以及以河道作為交通要道與公共活動空間的獨特風俗與傳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
江南水鄉古鎮的建築、景觀與生活方式,直觀地反映了中國傳統價值觀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其成為古代文人階層的精神家園。同時,江南水鄉古鎮也是大量文學藝術作品的誕生場所,豐富的文化藝術內涵對中國近代以來的社會、經濟、文化和審美產生了深遠影響。
北京中軸線
都城規劃經典之作
北京中軸線創始於元代,形成、完善於明清至近現代,歷經750餘年,貫穿北京老城南北,全長約7.8公里,是由歷史道路聯繫起來的城市空間整體,包括城門、廣場、宮殿、禦苑、壇廟等。根據《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原則,嚴格以宮城為中心、禮儀秩序為核心,進行整體城市規劃建設,這是中國都城區別於其他國家城市的顯著特征。北京老城獨有的前後起伏、左右對稱的壯美秩序所依據的這條中軸線,是中國現存最長且保存最為完好的傳統都城軸線,是中國都城規劃的經典之作。
北京中軸線以“中”對稱的設計方法充分體現出中國傳統世界觀和“擇中而居”的理念,其規劃格局與建築形態是國家觀念與禮儀秩序的象徵,被譽為北京這座古都的脊梁,軸線之上及其兩側分布著北京老城最重要的建築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