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網評:統籌推進傳統基建和新基建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殷鵬
“要致富、先修路”,這句廣為流傳的話道出了基礎設施建設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先導作用。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順暢流動,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基礎性條件。基礎設施猶如經濟社會發展的筋骨,節點布局合理、網絡密度適宜、通道運行高效、傳輸能力符合社會需要,筋骨就強健有力,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就穩固有效。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設施”形式日益多樣,但“基礎”作用並未改變。在農業社會,水對於耕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水利設施的好壞直接決定農耕水平與農民生活質量。我國古代修建的都江堰、鄭國渠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為提高農業生產力奠定了重要基礎,對增強國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工業社會,機械設備等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交通運輸、管道運輸、電力網絡等成為重要基礎設施。英國工業革命後,原有水運體系難以滿足運輸需要,鐵路迅速發展,加速了其工業化進程。進入信息時代,數據和信息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互聯網成為重要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可見,基礎設施只有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升級,才能持續發揮支撐作用。基礎設施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其建設需既適應當下又面向未來,既科學安排又適度超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