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負油價”下的中國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20-04-23 13:59:19


圖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北京時間21日淩晨,5月份交割的WTI原油暴跌超過300%以上,一度以每桶低於-40美元進行交易,最終結算價收報-37.63美元/桶,歷史首次收於負值。

  對於石油行業特別是中國的石油行業從業者來說,WTI5月份的合約已經不具備參考意義,目前現貨市場的定價標的物已置換為WTI 6月合約,而布倫特計價區仍沿用月內以來的6月合約。

  同時,原油現貨在美國境內的供應也不可能暴增,依據金聯創測算,在4月21日早盤結束之後,進入交割環節的現貨原油供應量應該在785萬桶或以下水平。

  盡管這并不意味著真實的市場交易,是以原油生產商給賣家倒貼錢進行貿易,但“負油價”的出現依然有著足够的代表性——對於美國疫情引發的需求後撤,和持續上升的原油庫存數字的極度悲觀。

  并不止在美國,放眼全球,因需求和庫存引發的焦慮持續衝擊目前的原油市場。北京時間21日晚8時,布倫特油價報20.72美元/桶,當日下跌超過18%,很顯然,上周達成的歷史性的歐佩克減產協議,絲毫沒有讓這個已經瀕臨崩潰的市場重回生機。

  而作為目前全球原油購買和消費第一大國,中國在此輪周期中的作為,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國在未來、特別是疫情結束後的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

  “逆周期”投資

  全球油價驟降,作為第一大買家的中國,自然需要加大購買量“低價掃貨”。

  “上一輪油價暴跌期間,中國的主要原油買家還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國有企業的購買操作相對比較死板,所以沒有特別好地把握上一輪的機遇。”一位石油央企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次不一樣,中國有大量的民營煉油廠進入原油貿易,資金實力和購買靈活度今非昔比。”
<nextpage>
  他表示,中國較早從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中恢複過來,國內原油加工量在三、四月份大幅度複蘇,讓中國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原油需求正增長的國家,中國正在形成一個獨特的“購買權力”。

  美國曾經憑借這樣的權力,迫使沙特等國接受石油和美元掛鈎的“石油美元”,并形成了如今的國際原油和金融格局。
  
  就在4月13日晚些時候,沙特阿美發布了最新一期原油出口官價,5月銷往亞洲的阿拉伯輕質油的官方售價設定為較阿曼/迪拜均價貼水7.3美元/桶,相較前月大幅擴大了4.2美元。

  實際上,這可以視為產油大國們釋放出的一個訊號。沙特方面的官價將影響中東所有產油國的官價,未來一段時間他們彼此競爭的焦點將在亞洲市場,特別是在中國市場。

  而在日前,因提前鎖定低油價貨源,部分地煉原油進口配額消耗速度加快,首批配額出現用完或即將用完的情況,商務部正式下發2020年第二批民營原油進口配額,相比往年6月底7月初的下發時間,整整提前2個多月。

  “第二批配額的下發時間提前足足兩個多月,這是史無前例的。”金聯創燃料油分析師周國霞告訴記者,“在第二批進口配額出台、和國內複工複產形勢相對樂觀的前提下,中國煉廠仍將趁低油價時期擴大進口。”

  對外積極作為,對內同樣需要保持“逆周期”的操作思路,“在當前狀態下,有些人可能認為長遠一點的事,一些方向性、前瞻性、需要戰略定力的事情就可以邊緣化,以至於把短期的行為長期化。”能源基金會會長鄒驥告訴記者,“這個可能會帶來一些連鎖反應和一些不良的影響。”

  他表示,在中國的電力領域,一直都有一種“逆周期”投資的思路,在下行周期進行投資,為了下一個繁榮的增長周期進行准備,需要在目前進行投資的加速。
<nextpage>
  而在低油價的時代,這樣的思路適用於中國的可再生能源、低碳能源的布局和投資,也同樣適用於國內油氣企業。“無論在什麼時候,中國都需要保持國內能源生產的穩定增長。”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表示,“石油企業需要承擔這樣的責任,保證中國的能源安全和穩定。”

  油氣企業仍需改革

  面對低油價時代,中國的石油企業在日前接連表態。

  4月20日,中國石油集團黨組召開會議,會上,集團董事長戴厚良首先強調,當前形勢下首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擔負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主力軍的職責。

  “研判當前困難局面會持續多長時間,把困難和挑戰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措施考慮得更周全一些。”戴厚良說,“低油價使公司大而不強矛盾凸顯, ‘水落石出’,要按照中央要求,不失時機地推進深化改革。”

  同日,中國石化集團黨組會議上,董事長張玉卓表示,需要推動生產經營在二季度見到起色,要練好降本減費這個硬功夫,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思想,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准備和工作准備,采取超常規措施,嚴控非生產性支出,大幅降低運行成本。

  “增儲上產是國家戰略,從這個層面上看,可能一些高成本——特別是海外的高成本項目會受到一些影響,”上述石油央企人士告訴記者,“但是,國內的能源安全問題將會在油價上漲周期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增儲上產的力度還是會保持。”

  而中海油在同日也召開了2020年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會上,董事會表示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形勢,不懼風雨,苦練內功,蓄勢聚能,化危為機,堅決打好應對低油價挑戰攻堅戰。

  而在國內石油產業鏈的下游——煉化行業,中國企業也在做著一些積極的調整。

  “我們現在設備的負荷有一些小幅上調”,一位東北地區國營煉廠人士告訴記者。“同時,按照集團要求,逐步減少汽油產量,轉而把芳烴等放到利潤更高的化工產品中。”
<nextpage>
  向煉化一體化轉型,是中國煉油企業在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改革趨勢,這一趨勢在疫情期間正在逐步加強。

  大趨勢上看,在疫情期間,中國的外貿受到全球範圍內疫情的負面影響,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拓展國內的市場,特別是抓住消費升級、新基建等各類機遇。在這種時候,尤其需要更加豐富、多元和高質量的化工品,推動國內經濟逐步複蘇。

  在衆多石化產品中,作為最重要的中間原料,乙烯可以“享受”到低油價帶來的福利。

  “在所有的乙烯工業路綫中,中國主要采用的是石腦油制乙烯。”一位化工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這種路綫上,作為原材料的石腦油占總成本的一半以上,隨著石油價格不斷下滑,石腦油也將快速下跌,乙烯將在這一輪波動中充分受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