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無問西東,不論貧富,不但殃及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也使發達國家遭遇二戰以來經濟最大的停擺,其影響可謂百年未遇。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稱,新冠危機前所未有,經濟衰退或破紀錄。金磚國家不可能獨善其身,但不可否認的是,疫情對西方發達經濟體的衝擊更為猛烈。美國應對疫情物資短缺的窘境,讓國際社會對世界頭號強國的“發達”心生驚詫,3月中旬以來失業人數已猛增到2600多萬,達到二戰後的巔峰。經濟學家普遍預測,美西方經濟負增長是大概率的事情。無疑,這是一場全球性危機。
疫情當下,西方唱衰金磚不足為奇,金磚機制成立以來,各種“褪色論”不絕於耳,只不過這一次來得早點,離7月金磚國家聖彼得堡峰會尚有近3個月。應該說,與西方唱衰金磚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這些年來,金磚機制逆勢上揚,影響和聲勢不減反增,成為國際多邊機制中最為矚目、最有成效的合作平台之一,其感召力和生命力令西方始料未及。因此,分析金磚在唱衰聲中行穩致遠的悖論,需要用另一種視角看待,這就是,西方“唱衰”金磚反證其懼怕金磚的一面。
回想金磚合作機制成立之初,正逢金磚經濟持續興盛之際。西方的唱衰之聲不是在金磚國家經濟發展上“打板子”和潑冷水,而是從國家關係下手,尤其是在中印矛盾和俄羅斯大國戰略意圖上做文章。主要論調是:中俄印三大國各懷心思,同床異夢,這些有領土爭端、戰略利益彼此衝突的大國捏合在一起,難以成事,金磚合作最終一定會不了了之。當多數金磚國家經濟遭遇發展瓶頸時,西方唱衰的調門則轉向經濟領域,稱金磚經濟曇花一現。
可見,無論金磚經濟輝煌與否,西方唱衰金磚的聲音總是縈繞於耳。這說明,“唱衰”的背後一定有超越經濟層面的因素。例如,金磚銀行的成立引起西方的嘩然和驚恐,這背後隱藏的是:西方擔心新興大國從國際舞台的邊緣走向中心;擔心金磚坐大、分享其把持百餘年的國際事務的壟斷權;擔心金磚追求與其經濟實力相稱的國際制度性權力。
然而,唱衰不但未能奏效,反而激發金磚合作的動力,機制建設有聲有色,幾乎每屆峰會都會出台令國際社會刮目相看的重大舉措。金磚機制並非“清談館”,而是“行動隊”;金磚不僅在經濟上求發展、求合作,而且全面參與全球治理,努力躋身國際事務的最高議事平台。
因此,西方唱衰金磚並不代表金磚真的褪色,反而說明金磚機制建設卓有成效。試想,如果金磚機制建設一無是處或一事無成,西方還用得著唱衰金磚嗎?正是金磚扎實有效的機制建設引起西方社會的不安而舒適度日減,所以才一直不遺餘力地抹黑金磚。
疫情蔓延,全球同此涼熱。當下需要的是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發達國家尤需展現合作誠意和戰略勇氣,貨幣與財政救助政策需要考慮減輕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衝擊。國際社會惟有拋棄政治偏見,同舟共濟,才能度過疫情危機。(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所所長,清華大學CCWE“金磚國家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