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繼一季度金融數據大幅超出市場預期之後,4月份金融數據繼續表現強勁。其中,可圈可點的是人民幣貸款繼續保持增長較快態勢。這意味著什麼?
經濟日報發表署名立羽的評論文章分析,貸款增長較快,反映中國貨幣政策傳導順暢,市場機制運行良好。在銀行信貸供給的流動性、資本、利率約束得到進一步緩解的情況下,銀行貸款投放的意願和能動性較強,市場機製作用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提升,前期出台的各項貨幣政策措施能夠更快、更有效地傳導至實體經濟,貸款增長倍數於央行投放的流動性,有利於解決實體經濟實際困難。
貸款較快增長,可以提高企業和居民購買力,從供需兩端支持經濟發展。在現代銀行貨幣體系下,貸款創造存款,貨幣就是貸款創造出來的,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的目標就是為了增加貸款,進而增加貨幣。廣義貨幣就是現金加上企業、個人和其他存款。存款增加意味著貨幣增加,有效緩解了企業和居民的現金流壓力,企業和居民的購買力增強,企業可以去投資,去組織生產,增加就業崗位,發放工資等,居民可以去消費,增加對企業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會逐步體現出來。
貸款增長較快,體現出中國經濟韌性巨大,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貸款增長較快,還反映貸款需求較為旺盛。這表明中國經濟的韌性強、回旋餘地大,隨著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復工復產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各項經濟活動正在恢復,市場信心增強,經濟復甦明顯領先於其他經濟體。
文章指出,總體看,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中國潛在經濟增速相適應,高於受國內外疫情衝擊的實際經濟增速,有助於拉動中國經濟增長逐步回升至潛在增速附近,促進經濟金融形成良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