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全國兩會前夕,總理李克強上周三(十三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把“六保”作為“六穩”工作的著力點,穩住經濟基本盤。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這顯示內地經濟形勢非常嚴峻,“六保”亦將成為兩會主旋律,保就業則是重中之重,因為這涉及社會穩定。中小企業提供七成就業機會,救中小企,就是保就業,兩會出台更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要在資金、降稅等方面給予中小企實實在在的支持。
所謂“六穩”,包括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以及穩預期。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內地GDP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百分之六點八,中央在四月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以維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拯救中小企方能保就業
官方之前的表述是,政策調節著力點要放在“六穩”、“六保”上,最近則是把“六保”作為“六穩”工作的著力點。為何會有這樣的調整?國務院常務會議給出了明確答案:愈是不確定性增加,“保”的意義就愈大,保住了就業、基本民生和市場主體,就有收入,就會拉動消費、擴大市場需求。
換言之,“六保”實際上已經取代“六穩”,而保就業又是首要任務。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兩百二十九萬,三月份城鎮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五點九,服務業以及一些關聯行業存在大量隱形失業,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雖然內地疫情基本受控,但仍然面臨境外輸入和境內反彈壓力,企業的定單有所減少,需求還不是太強勁,這些都影響復工復產的進度,再加上八百七十多萬高校畢業生即將走向社會,為就業市場帶來更大壓力。
眾所周知,就業不止是經濟問題,而且還是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如果失業率飆升,勢必導致社會不穩,甚至影響政治安全。保就業,就必須千方百計救中小微企業。以私營為主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了七成的就業,是經濟的基本盤。在此次疫情,他們受傷最深,尤其是旅遊、餐飲、外貿型企業,甚至面臨“休克”,但政策常常關注不夠,有些政策存在着落地難、落地慢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