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荷蘭眼科醫生赫爾曼·斯內倫在巴黎舉行的第二屆國際眼科大會上,首創了第一張現代意義的視力表(稱Snellen視力表),這是根據分視角原理制成的(正常情況下,人眼能分辨出兩點間的最小距離所形成的視角為最小視角,即1分視角,也就是1度的六十分之一)。他將各種拉丁字母及阿拉伯數字置入5×5的網格內,每個視標為5分弧度,每個視標分解間隔1分弧度。通俗地說,就是每邊寬度相當於5分視角,而每一筆劃的粗細和開口的寬度相當於1分視角。同時,他還確立了視力檢測的標準,如測量者與視力表的距離為20英尺(即6.1米);又如視力表字體的大小,也是按視角原理制成的,大小不等依次排列,原表僅7行,後又增加了兩行。這樣一來,大大提升了視力表的準確性和規範性。由於分數表達的概念明確,直至今日英美等國仍舊有使用20/n記錄視力情況的習慣,即分子是表示眼睛與視標的距離,一般為規定的檢查距離20英尺;分母n是表示正常人(1.0視力)能看清該視標的最遠距離,稱為設計距離。
斯內倫發明的視力表僅是個開端,隨後的100多年裡,各國專家學者不斷研發,視力表又經過了大大小小多次更迭。
法國眼科醫生費迪南德·莫諾在1872年創建了第一個十進制視力表,其特點是那一行行大小不一的英文字母,每一行代表著一種不同的屈光度。“屈光度”這個詞是莫諾發明的,直至今天仍在使用的一種視力測量單位,它是指測量人能夠閱讀的文本到所處位置的距離。這位富有開創性的眼科專家會要求患者自下而上閱讀視力表,直到他們再不能區分那些字符為止。
Green視力表是1872年在倫敦舉行的第四屆國際眼科大會上出現的,其視標大小排列採用了幾何級數增率的方式,即視標每三行增大一倍,共有14行,檢查距離也是20英尺,這種視力表在歐美國家也有推崇者。
最為著名的是法國巴黎的眼科專家埃德蒙·蘭多爾特在1888年發明的Landolt視力表(即C形視力表),又稱蘭氏環形視力表。蘭氏環形視標是一個帶缺口的環,形狀類似於字母C,缺口的寬度是環形直徑的五分之一,1909年第十一屆國際眼科大會將其定為“標準環”。在大部分的視力檢查中,缺口呈現於四個方位內,即上、下、左、右;有時還會再加入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共八個缺口位置。在距離C形環5米處觀察,能識別缺口方向者,其視力為1.0。在日本及一些歐洲國家,多選用此表作為驗光的標準視力表。在我國,C形視力表的使用領域較少,通常是被用來檢測飛行員等對視力有高度職業要求的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