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成為大變局中開出的一劑中國“良方”。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衝擊,如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
因勢而謀,才能順勢而為。“全面”“辯證”“長遠”,為我們科學認識和把握當前形勢與政策,提供了哲學層面的方法論。越是形勢複雜挑戰嚴峻,越要從當前的困難中跳出來,抬起頭、看大局、謀長遠。
站在全球的視野上登高望遠: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國際交往受限、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
回過頭來看我國現實國情和經濟長期發展脈絡: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我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擁有1億多市場主體和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還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正處於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投資需求潛力巨大。這是我們經過長期累積培育形成的大國經濟的最大優勢和潛力,也是中國經濟應對風險挑戰的最大底氣。
基於科學認識形勢、把握發展大勢,為中國經濟化危為機開出辯證之方——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把中國經濟最大潛力釋放出來,就能形成拉動經濟增長的持久而強勁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