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第十三屆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5月27日電/今年中國全國兩會最大的懸念之一揭曉。22日,中國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罕見未提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李克強說,主要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中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這樣做,有利於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
美國《僑報》5月23日載文《生命至上,民生為先》,文章說,不設經濟增速具體目標,既是一種因應當前疫情衝擊下經濟不確定性的理智考量,亦是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戰略要求。從2016年開始,中國政府開始多次以區間的形式設定經濟增速目標,亦可窺出官方有意緩解“數字壓力”、由重“量”轉向重“質”的發展思路。
雖然明面上的GDP增速目標“無數”,但并不意味著中國的發展“沒了數”。正如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所言,其實經濟量化指標問題已融入到其他指標中。例如,今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為900萬人,有業內人士測算,如果按每新增一個百分點的GDP可支撑200萬的就業來看,要達到900萬個城鎮新增就業崗位需4%左右的GDP增速。
破除“唯GDP論”的發展理念背後,更折射中國政府“生命至上、民生為先”的情懷。李克強表示:“一季度經濟出現負增長,生產生活秩序受到衝擊,但生命至上,這是必須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價。”雖然武漢“封城”讓一座人口達千萬級的城市按下“暫停鍵”,多地為防疫推遲複工複產,經濟衝擊可想而知,但它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挽救了中國乃至全球更多生命。錢沒了可以再掙,人沒了就什麼都沒了,這是再樸素不過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