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這幾天,“民法典”三個字刷屏。正在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社會各界對此高度關注和好評。
編纂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就是要開門立法、廣開言路、匯聚民意。民法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吃穿住行,大到國民經濟。民法典是“制度之治”在民事法律保障方面的集中體現。
以民為本,民法典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回應民事主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惑和煩惱,完善法律制度保障。例如,強化業主權利保護、增加居住權規定、完善動產抵押和權利質押的規則,明確夫妻共同債務的區分,助力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等。此外,民法典還對霸座霸鋪、洩露個人信息、高空拋物、假冒偽劣、性騷擾等行為作出規制,順應時代要求,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民法成“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法律,而是在已有民事單行法的基礎上進行科學整合、編訂纂修,這其中蘊含著繼承與創新、傳統與現代、系統與體系、權利與責任等多個維度。
我們每個人的權利都要有保護,每個人的尊嚴都要有保障。民法典注重權利保護,比如胎兒可以繼承財產、懲治網絡侵權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充分融入民法典立法中,注重弘揚傳統美德和社會公德、倡導契約精神、強調對產權的平等保護、兼顧多元價值平衡等。
民法典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依法立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精准立法的方式,回應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法典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助推器,必將為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完備的民事法治保障。(作者:李萬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