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文萊華人人口比率極低,導致目前華校的非華裔學生甚至比華人更多,華文漸漸被冷落。
不過,隨著政策逐漸寬鬆,一些過去不教華文的私立學校、政府學校也允許開設華文課。“儘管如此,這些學校教導的都是簡單的華文課,畢竟在人力、方法,還是比較缺乏,學校領導本身也不懂華文,推廣華文教育還是相當辛苦。”
“面對這些困境,很多學校使用的方法,是通過各種活動,如舞蹈、歌唱、舞獅等,來加強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沈仁祥表示:“教育方法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是讀和寫,要活用,通過各種方法讓孩子喜歡華文。”
不遺餘力 保存華校
文萊的華校與馬來西亞的獨中情況一樣,並不被納入國家教育體系,所有的經費皆需自主,由私人企業,熱心人士籌款辦校。
文萊8所華文學校中,規模最小的那威中華學校目前只有二十多位學生。該校董事長楊謙勝坦言,一旦關閉了華文學校,可能未來就再也沒有辦法申請辦理校准證,這也意味著,文萊的華文學校未來將越變越少。因此,文萊華社再辛苦,也必須努力將現有的華校繼續保存下來。
楊謙勝揚言,只要那威中華學校還有學生,自己就會將學校堅持辦下去。他表示,那威中華學校每年的辦校經費開銷約為13萬至14萬文萊幣左右,主要用於支付教師薪金和水電等雜費。
“由於政府沒有任何津貼或資助,所以我們每年都是依靠籌款來籌集辦校基金。所幸,文萊華社還是很支持(華校),所以每年的籌款足以應付學校全年的開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