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據新華社報道,芒種到,麥金黃。眼下,我國夏糧主要作物冬小麥進入集中收獲期。一台台收割機在麥田里往返穿梭,豐收在望。
面對暖冬、新冠肺炎疫情、病蟲害等一系列風險挑戰,各地通過超常規助農措施,努力降低疫情等對夏糧生產的影響,取得了積極而明顯的成效。那一粒粒歸倉的收獲,是對耕耘的回報,更是中國應對挑戰開啟新局的底氣。
歷艱辛:開鐮來之不易
時下的江淮大地,藍天下金色麥田耀眼奪目。
“今年小麥從種到收遇到不少困難,沒想到收成還挺好,畝產比去年要高200斤。”張海清是安徽省定遠縣種糧大戶,流轉了1200多畝地,種了多年的麥子,今年格外感慨。
冬小麥從種到收,要經歷七八個月時間。作為每年收獲的第一茬糧食,產量受制於天氣好壞、病蟲害輕重等多重因素。
張海清的麥子去年10月播種,今年5月28日開鐮,“播種時遇到乾旱,好不容易麥子種下去了,返青田管時又遇到疫情。”
“縣里給我開了運送農資的綠色通行證,農技人員通過微信群及時提供信息,開具個性化的‘田管處方’。”張海清說,得益於政策“及時雨”,小麥保住了。
5月下旬以來天氣晴好,午季小麥各主產省相繼開鐮收割。截至6月4日17時,安徽、河南兩省已分別收獲小麥4049.6萬畝和6900萬畝,收獲進度分別達到94.2%和80.7%。
“疫情給今年小麥生產管理帶來巨大挑戰,除草、施拔節肥、防治赤黴病等全都不能耽誤,否則產量必將受創。”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董召榮說,“重重考驗之下,開鐮豐收著實來之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