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據中國藝術報報道,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題材電視劇的起伏變化,與我國農村改革和農民命運變遷的歷史密切相關,也與國家建設新農村,解決“三農”問題的發展戰略和電視劇文化產業發展的進程密切相關。雖然在不同階段農村題材電視劇的發展有所差異,也還存在不同層面的問題,但它以自身獨特的關注對象和大量優秀作品描繪了幾十年來鄉村發展變遷的時代鏡像,也摹寫出了農民這一群體在改革開放中涅槃成長的精神史詩,在中國電視劇藝術長廊中閃耀生輝。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消除貧困發展目標的實現,農村題材電視劇在新時代也一定會迎來又一個發展的嶄新階段。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年,這意味著羈絆國人千百年的貧窮之根將被斬斷。這對於我國的農村和農民而言尤其意義重大,因為貧窮曾經與他們如影隨形幾成標簽。在這一偉大的歷史進程中,作為因改革開放而興的大眾文藝樣式,電視劇一直深情關注農村,深入刻畫農民,描繪了40餘年來中國農村轉折變遷的豐富多姿,也反映了廣大農民在時代轉型中精神升華的曲折艱難,將“寫農民、演農民、為農民”的莊嚴承諾書寫在數以千計的電視劇文本中,烙印入億萬觀眾的心靈,也為中國電視劇的藝術成就增添了特殊重要的色彩。
雖然中國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的故事就和農村相關,但被公認為我國第一部農村題材電視劇的是中央電視台1978年5月22日播出的單本劇《三家親》 ,該劇也是新時期電視劇發展的開端,與改革開放從農村出發形成了一種頗具象徵意義的映照。
上世紀80年代初期,農村題材電視劇開始集中出現並呈現出兩種發展取向。一種是以揭露批判“文革”給農村和農民帶來巨大傷害為主要內容的電視劇,如《葫蘆壩的故事》《春回桃花寨》 《放鴨童》等。另外,“傷痕”“反思”電視劇中的一些作品,如《蹉跎歲月》 《今夜有暴風雪》也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對農村的描寫。另一種是以展現改革開放政策給農村生活和農民精神帶來的新變化為主要內容,如《瓜兒甜蜜蜜》 《春的信息》 《吉慶有餘》 《山水一家人》等。電視劇中的這兩種看似不同取向,實則具有一致性的內在邏輯,即對苦難過去的告別和對幸福未來的期待。其中流露出的樂觀情緒恰好與知青大量回城的歷史構成一種反向的敘事,表明這一時期農村題材電視劇尚未能在真正意義上深入關注農村和農民。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農村題材電視劇由事及人,開始將目光投向農民在這場歷史性變革初期受到的心靈衝擊與精神變革,從而誕生了《葛掌櫃》 《雪野》 《神禾原》 《山不轉水轉》 《女人不是月亮》 《趟過男人河的女人》 ,以及被稱為“農村三部曲”的《籬笆·女人和狗》 《軲轆·女人和井》 《古船·女人和網》 。這些作品不但描寫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顯著變化,更重要的是深入描寫了農民在面對發家致富的現實追求和新的現代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