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8日電/據人民網報道,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管轄海域海水環境維持在較好水平,夏季一類水質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面積的97.0%,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劣四類水質海域面積較上年同期減少4930平方千米。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優良(一、二類)水質面積比例平均為76.6%,同比上升5.3個百分點。
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基本穩定。2019年,我國實施監測的18個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中,17個處於健康和亞健康狀態。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優勢類群及自然分布格局未發生明顯變化。其中,廣西北海和海南西沙珊瑚礁蓋度和種類較5年前均有所增加。
從入海河流水質狀況來看,190個入海河流國控斷面總體為輕度污染,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4.2%,同比下降10.7個百分點。入海河流斷面總氮平均濃度為3.38毫克/升,較上年下降29.8%,“消劣”治理初見成效。
從海洋功能區狀況來看,海洋傾倒區、海洋油氣區環境物質量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區環境保護要求。海洋重要漁業資源的產卵場、索餌場、洄游通道及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水體中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石油類、化學需氧量的超標面積比例均較上年有所減小。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表示,2018年機構改革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劃入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部整合原環境保護部和原國家海洋局海洋監測點位,統籌開展監測,統一方法和評價指標,加密點位,加大頻次,為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提供監測保障。
“‘十四五’,生態環境部將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海洋生態安全為核心,構建覆蓋近岸、近海、極地和大洋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柏仇勇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