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刀魚,長江裡白鱀豚、白鱘、長江鰣魚等物種也已多年鮮見,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等極度瀕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出台《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保護岌岌可危的長江生物資源。但記者發現,“禁漁令”下,一些人還繼續在珍稀物種保護區偷捕。
長江航運公安局鎮江分局近期破獲一起案件,3名犯罪嫌疑人在凌晨駕駛小漁船開到江豚保護區,使用自制的電抄網捕魚,短短3個多小時就捕撈150多公斤的漁獲物。
(新華視點·圖文互動)(2)偷捕現象未絕,“江鮮”仍在高價交易——長江“禁漁令”實施近半年追蹤
非法電捕是主要方式,偷捕和銷售呈組織化、專業化
電魚是偷捕的主要方式。“這是標準的酷捕濫撈、竭澤而漁。過去,漁民都知道要讓水域休養生息,但現在,即便是長江禁漁以後,也仍看到不少人非法電魚,讓人憤怒、痛心。”多年從事長江水生物保護的志願者張明浩說。
“長江禁漁後,受暴利驅動,一些原先並非漁民的人也加入偷捕。”長江航運公安局鎮江分局刑偵支隊支隊長曹欽說,這些人主觀惡意大,反偵查能力強,呈現組織化、專業化特點。
“他們了解警方打擊偷捕需要查獲魚和漁具等證據,於是故意將捕獲的魚藏在一個地方,將漁具藏在另一個地方。”曹欽說,“而且,他們與漁民不一樣,不是個人或夫妻倆,通常是一個團夥協同犯罪。”
據中國海監江蘇省總隊三級調研員岳才俊介紹,長江禁漁以來,漁政部門已組織開展4次省級長江漁政專項執法行動,收繳違法違規捕撈網具近1000套,沒收漁獲物120公斤,查處非法捕撈案件58起。
岳才俊說,從查獲的較大非法捕撈案件看,非法捕魚團夥常常使用便攜式電魚設備,快艇分工協作,機動靈活,遇到查處經常會把作案工具直接丟入江中銷毀罪證,導致執法取證難度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