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賢參。(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7月4日電(記者 鄭羿菲)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副教授林賢參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中日關係的大局仍是朝向友好、改善關係,這是中日雙方領導階層的認知,近期釣魚台的問題,包括石垣市改名、中國公布附近暗礁命名等,都並不影響中日改善關係的大局。不過,釣魚台象徵著美國對東亞最重要盟友日本的安全承諾,若美國不兌現安保承諾,還有誰會信任美國?
林賢參說,日本執政自民黨針對“港區國安法”的問題通過“譴責”決議,要求安倍內閣中止邀請中國領導人國是訪問,這項決議只是建議,對於安倍內閣“沒有拘束性”。但若中美關係持續惡化,會提高安倍“內閣”難度,一旦國是訪問無法成行,勢必影響2018年以來中日關係改善進程。
日本石垣市議會通過將釣魚台名稱從“登野城”改名為“登野城尖閣”,預計10月1日生效,再次引發釣魚台主權爭議,中國日前也公布東海釣魚台附近海域的55處地點和25個暗礁命名,讓日本外務省強烈抗議,中日關係如何發展成為焦點。
1960年生的林賢參出身“調查局”,曾獲國民黨中山獎學金於1995年赴日留學,先在杏林大學研究中國軍事,取得碩士學位,後來轉往青山學院大學研究中國問題、早稻田大學研究日美同盟,取得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學博士學位。也曾在馬英九時期擔任“國安會”助理研究員,協助規劃處理台日、台韓、兩岸關係,現在為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副教授。
“中日關係的大局仍是朝向友好、改善關係,這是中日雙方領導階層的認知。”林賢參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儘管有日本自民黨內右翼保守者要求停止中國領導人的國是訪問,但安倍內閣針對自民黨內部的聲音,是以“正是有問題,才需要見面多溝通”來回應,若如過去2012年到2017年期間中日政治高層互不往來,這要怎麼溝通?
林賢參說,釣魚台從2012年以來“中日同存共管”是既存事實,從日本海保廳的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以來,非日本船艦闖入釣魚台12海浬到24海浬每個月多則120船次以上、少則30至40船次,而接近到領海12海浬以內每個月幾乎都會有5到10次。而台灣自從蔡政府執政以來,在釣魚台的角色就消失了。
林賢參認為,日本石垣市議會通過將“登野城”改名為“登野城尖閣”,其實是以前就提過的,但沒通過這次又拿出來,雖然媒體上的說法是百姓搞不清楚行政區域劃分,但相信當然不是這樣,實際上可能石垣市內有一股比較強硬派的力量,要有些動作來彰顯自己的主權主張。但畢竟這還是地方層級,與日本中央層級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