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據新京報報道,把直播帶貨納入正式職業,既是對行業的肯定,同時也意味著直播行業要逐步告別野蠻生長,進入規範化、有序發展的階段。
7月6日,人社部等聯合發布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城市管理網格員”“互聯網營銷師”“在線學習服務師”等在內的9個新職業。其中,引人關注的是,在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還增設了“直播銷售員”,也就是人們熟知的“帶貨主播”“帶貨網紅”。
把直播納入正式職業,人社部與教育部不謀而合。此前,教育部下發《關於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也把帶貨主播納入“自由職業”範圍。這意味著,直播帶貨在多個部門的管理體系中,都可以稱為正式職業。
從宏觀層面來看,給新型職業以正式稱謂、納入國家職業體系,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職業本身就是流動的、變化的,隨著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新就業形態不斷湧現。新舊職業更替是正常也是必需的,體現了相關管理體系的與時俱進。
這麼做有利於信息的準確透明。比如,現在主播、公號博主、電子競技等做得好的話,收入驚人,將其納入高校就業統計範圍,能更真實反映大學生就業狀況。再比如,填寫各種資料時,一些新行業的從業者常常不知道怎麼填,以至於填得五花八門,不利於信息透明,也不利於數據管理。
從具體職業發展來看,直播行業也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程度。數據顯示,2015年以前我國直播相關企業年註冊量不到千家,此後逐年上升。特別是在今年3月份後,“居家抗疫”刺激了直播行業的爆發式增長,5月份相關企業月註冊量達到2877家,同比上升6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