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減貧成就的世界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20-07-10 08:37:49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減貧扶貧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在全國範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通過實施一系列減貧扶貧的政策與措施,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力量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有力推動者和重要貢獻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這些年的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中國減貧事業的成就舉世矚目。數據顯示,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連續7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也明顯改善。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如果完成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將在歷史上首次徹底消除絕對貧困,這是人類減貧史上的一大奇跡。

  中國不斷依照世界銀行的口徑修訂提高貧困線標準,擴大全國貧困人口數量或覆蓋面,所取得的成就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

  中國積極同聯合國、發展中國家等開展國際減貧合作。為幫助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將議程提出的具體目標納入國家發展總體規劃,並在專項規劃中予以細化、統籌和銜接。2016年9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對落實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為幫助發展中國家農村地區減貧脫貧、促進其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國推動第73屆聯合國大會就消除農村貧困問題通過決議。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旨在為世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相關國家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合作架構。這一倡議的具體實施有利於相關國家經濟發展和減少貧困。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顯示,“一帶一路”倡議將使相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為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提供中國經驗

  通過對二戰結束以來世界範圍減貧實踐的考察不難發現,一些發展中國家儘管經濟在發展,但貧富差距及貧困問題仍無法解決,有的甚至陷入了“越減越貧”的怪圈。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減貧之路,為發展中國家反貧困提供了可供參考借鑒的中國方案。

  中國主要依靠本國資源和力量解決貧困問題,在扶貧減貧的不同階段,都有針對性地提出不同的政策與舉措。近些年來,中國強化脫貧攻堅領導責任制,實行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形成了包含幫扶、動員、監督和考核等在內的扶貧工作制度體系,建立了“五級書記”一起抓扶貧的工作格局。

  中國的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針對“大水漫灌式”扶貧的局限性,中國提出並實施“精准扶貧”方略,堅持扶持對象精准、項目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脫貧成效精准,做到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為貧困人口脫貧建構多層面全方位的幫扶保障,提升了扶貧減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根據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具體情況,中國堅持分類施策,採取適合不同對象特點的脫貧形式,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比如,對於具有一定生產技能的貧困人口,主要通過發展生產脫貧,支持貧困群眾因地制宜地發展各種特色產業,推動他們走上自主脫貧致富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對於具有勞動能力但缺乏生產技能的貧困人口,尤其是年輕貧困人口,主要通過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提升,幫助他們找到工作崗位,實現轉移就業脫貧;對於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系統脆弱、不具備生產生活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由政府出資遷移到生產生活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實現易地搬遷脫貧;對失去勞動能力、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貧困人口,主要通過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脫貧。

  中國還在實踐中建構了政府、市場與社會相結合的大扶貧格局,政府通過制定規劃、制度與政策等主導扶貧工作進程,通過金融、就業和電商扶貧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社會力量的扶貧作用,構建了針對貧困戶的多層次利益聯結機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