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據人民網報道,作為設計師,在與地方政府交流或參與城市建設項目時,經常聽到這樣的願景——希望把新項目打造成新的城市地標,同時成為網紅打卡地。建設者有這樣的願望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卻無形中將網紅打卡地與城市地標之間畫上了等號,仿佛能夠網紅起來,也可以成為新地標。這種現象背後的問題值得探究。
城市地標:
生活與時間的積澱
塑造城市新地標,是一種榮耀,建設者的雄心值得尊重。考察地標何以形成的過程,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地標的內涵。
地標是一個很直觀的詞語,即地理上具有標誌性的事物。建築物容易成為地標,但地標並不都是建築物。各類地標所指涉的範圍、區域的廣度有所不同。有的地標,只在較小範圍內起作用,很多老地名就反映了這種情況。有的地標,往往能輻射一個更大的區域,比如北京的前門、景山公園等。這類地標或在視覺上有很強的標誌性、影響力,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交通往來有密切聯繫。還有一類地標,則能夠反映城市形象、氣質,比如北京的故宮建築群、上海的外灘建築群、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等等。這些地標不僅具有視覺上的鮮明特征,也是所在城市某一歷史階段建設成就的代表,更重要的是能夠反映或體現所在城市的文化性格,並在傳播過程中不斷強化這些城市的文化形象。
如何認識並提升城市形象的視覺形態?一些研究角度值得關注。比如,創新調查手段,讓受訪者憑記憶畫出其所在城市的地圖,從而獲知究竟哪些地理、空間信息對人的影響更大。通過類似研究,可以發現人們感知城市空間時的一些盲區,以及過往認識裡的偏差——很多大體量的建築在市民的記憶中是“隱形的”,即人們可能視而不見;而某些小體量的建築,由於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密切關聯,卻成為很多人記憶中的地標。它可能是某個街道轉角處的小糖果店,也可能是某個廣場邊上的書報亭。
這樣的研究視角令人認識到:所謂地標,不單由視覺效果決定。地標的形成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需要經過時間積澱。更重要的是,其背後深刻反映了所在城市市民的價值認同,這才是其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深層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