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投資超2000億元,4段地鐵升級城際鐵路……廣州作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在粵港澳大灣區地位凸顯,服務半徑從單一城市延伸至諸多城市群。日前,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發布《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發改基礎〔2020〕1238號)》(下稱《批覆》),傳遞諸多重要信號。
有人說,在近期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13個城際鐵路及5個樞紐工程項目中,廣州一城占據12個,堪稱“大贏家”——此話並不為過。尤其是廣州地鐵18號線和28號線,前者縱貫廣州、中山、珠海等城市,後者打通佛山、廣州、東莞、惠州等城市,串聯起了大灣區的“竪軸”和“橫軸”,促使緊凑的珠三角城市群更加緊密相連。
作為全國三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廣州擁有國內領先的空港、海港、鐵路港和信息港。根據2018年11月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國家中心城市指數”顯示:廣州國家交通中心指數居全國第一。然而,與紐約、倫敦、香港等世界一流城市相比,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的國際化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與區域海陸空立體交通無縫銜接仍然不夠順暢。隨著《批覆》的落地實施,未來,將大大提升廣州交通綜合樞紐能級,更好支撐國家中心城市邁向國際大都市。
聚焦《批覆》,廣州及鄰近城市的軌道交通將有哪些新變化?首先,進了地鐵,就入城際。這在大灣區乃至全國都沒有先例,廣州再次第一個“吃螃蟹”。其次,下了城際,就上飛機。白雲機場將因為更多高鐵和城軌線路的接入,成為真正“空地一體、空鐵聯運”的綜合交通樞紐。再次,高鐵進城,指日可待。未來,廣州南站至廣州站將由高鐵串聯,在打通便民“最後一公里”的同時,會加快城市群一體化進程。
眾所周知,城市群是新型城鎮化主體形態,是支撐全國經濟增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重要平台。過去,同城化促進了相鄰城市之間的融合;如今,多中心、多圈層、強聯繫、扁平化的城市網絡化趨勢日漸加深。而隨著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分散的城市組團不斷聚合,城與城之間發生強烈的化學反應,大灣區的縱深腹地將更加廣闊。在此進程中,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之一,在對各城市群增強牽引拉動作用的同時,勢必會提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水平。
隨著軌道交通的延伸拓展,各城市間的行政邊界會變得更模糊。不僅“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的格局會加速形成,而且城市之間共享資源和發展機遇會成為日益主流的趨勢。隨之而來的,城市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產業分工與產業鏈空間布局更加優化,各種資源要素便捷流動,粵港澳大灣區將掀開“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楊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