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尋租型社會是經濟內循環的最大障礙
http://www.CRNTT.com   2020-08-14 08:11:37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十幾年前看過一篇學術論文,講的大概意思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選擇對外出口而不是面向國內大市場,答案是除了國內需求不足和退稅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外出口和跟外商打交道的“成本”要比國內小得多!

  其中,讓民營企業最頭疼的是除了官方稅費之外的“吃拿卡要”,以及國內的地方保護主義。另外,歐美外商的契約精神,似乎也比國內的一些企業要好,尤其是那些和地方政府關係密切的地方國企,一旦出了問題,打官司費神費力還基本打不贏。

  所以,即使對外貿易有諸多的語言、渠道、匯率和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問題,但是與國內的廣義稅費和尋租障礙相比,還是與外商做生意要簡單、輕鬆,即使利潤不一定要比國內市場高多少。

  很多權力造成尋租,造成無謂的成本消耗。預算軟約束和無數潛規則,導致尋租資本、投機資本橫行,構成了內循環系統的最大障礙。在貨幣金融鏡像上,最大的交易成本短期表現為房價泡沫,提高人力成本,長期則是惡性通脹,造成社會不穩。

  在構建以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體系中,這個結論給我們的啟示非常重要:內循環體系能夠順利運轉的關鍵是,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構建高效率的、親民營經濟的市場體系,最大化減少非生產性的體制障礙造成的摩擦損耗。

  在這個意義上,面向降低體制成本的法治體系和公平營商環境建設,和面向降低流通與信息成本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在構建內循環體系中都非常重要。長期來看,對制度基礎設施的投資可能比技術基礎設施的投資更加重要,具有更高的“投資收益率”。

  一、尋租型、投機型社會是內循環體系的大敵

  如果市場經濟的市場化程度不徹底,權力的觸角與市場、資本糾纏不清,那麼就會形成普遍化的尋租,也就是權力的變現和資本化。可以說,這個問題在轉軌國家,尤其是漸進式、摸著石頭過河的轉型國家,是在所難免的。在經濟增長和轉型初期,這種尋租模式甚至是有利於推動經濟增長的,因為它為官員推動經濟增長,為地方政府經濟發展錦標賽,提供了真正的“微觀激勵”。

  但長期來看,這種尋租模式推動的經濟增長會怎樣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在十年前和我導師在《經濟研究》發表的論文《轉軌失衡與經濟的短期和長期》(2009年第12期),通過一個尋租模型進行了詳細的技術性探討。當時,在一個含有租金的索羅模型中,我發現這樣的租金耗散型經濟,是無法穩態循環的。由於無法動態收斂,會慢慢走向崩潰。道理很簡單,租金對生產要素循環的損耗,會讓經濟進入一個緊縮式內循環,最終導致坍塌。

  但是,只要經濟還能中高速增長,只要還處於增量經濟而不是存量再分配,就有足夠的增量來補充租金缺口。當然,這損害的是低收入勞動力和環境資源,這些要素因為過低的定價被透支了(比如農民工沒有社保,大量的土壤和空氣被污染等,這些都是未來的欠賬)。要素紅利變成了要素負債,短期的攫取正在製造代際間的動態無效率。

  這個尋租模型對當前構建內循環經濟體系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如果越來越多的資本被異化為尋租資本(包括靠行政壟斷獲取利潤的資本)和投機資本(比如炒房,炒藥材,炒剛需物資),那麼將會為經濟循環製造越來越多的摩擦和交易成本。如果說在有外循環加持的情況下,這些成本可以被開放體系消解,那麼在內循環為主的體系下,這些非生產性的交易成本,就成了經濟能不能穩態循環的大敵。

  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體系,需要降低社會運行的租金,完善法治,消除權力對民營企業的吃拿卡要,精兵簡政,讓政府“輕資產”、“硬約束”的運行,這些都是非常關鍵的舉措。

  二、內循環的顯性風險:短期防房價泡沫,長期防通貨膨脹

  房價泡沫已經嚴重影響了社會的正常運行。在經濟循環過程中,五個環節都將受到嚴重影響。生產環節,土地和人工成本加成後,損耗企業的利潤,降低生產積極性。流通環節,增加了庫存和物流成本。分配環節,大量的收入分配到了非生產環節和租金上(多套房子的收租方,拆遷戶,暴利炒房者和開發商),降低了生產性努力。消費環節,購買住房和按揭貸款擠占了大量可支配收入,壓制了居民有效需求。投資環節,大量的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投資,被房地產投資的高毛利率吸引,造成嚴重的擠出效應。

  居民家庭債務收入比的分布情況

  (注:我國家庭負債結構相對單一,負債來源以銀行貸款為主,房貸是家庭負債的主要構成,占比超七成)

  因此,過高的房價已經嚴重影響了經濟的循環。最近中央接連發聲強調房住不炒的主基調,可見高層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然而,房價大跌也是不允許的,而且造成的損失會更大——信用危機會直接導致循環體系崩潰。那麼最好的決策,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就是明斯基說的:

  穩定不穩定的信用經濟體系。

  然而為了金融穩定,就需要時刻保持寬鬆,通過流動性提高信用危機爆破的“燃點”。那麼這個貨幣寬鬆,這個用流動性置換信用危機的模式,沒有一點成本嗎?當然不是,成本就是通貨膨脹。我們看最近的數據,發現有一點非常嚴重,那就是GDP增速歷史新低的情況下,CPI竟然仍然到了2.7%。雖然說CPI數據相對於去年的4%來說已經大幅降低,但要看GDP增速。如果GDP增速在負值,或者不到3%的情況下,CPI仍然達到了2.7%,可以說這是非常嚴重的。因為這有點滯脹的味道了,幾乎擠占了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空間。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